疫情下車市:車企全面復工復產,市場需求穩步回升
【汽車焦點 熱評 原創】
受疫情影響,汽車行業產銷出現大幅下滑。根據行業協會統計顯示,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雙雙跌幅超四成。
眾所周知,汽車產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供給看,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占整個工業增加值7%左右;201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約32萬億元,汽車制造業占2萬多億元;從消費看,汽車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10%左右;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1萬億元,汽車占近4萬億元。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黨中央高度重視汽車產業發展,要求有關部門把產業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在一起,抓緊研究制定拉動消費、擴大有效內需的政策措施;并強調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為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國內多地率先出手,包括有佛山、廣州、珠海、長沙、寧波、長春等各大城市,均以發放購車補貼為主要手段,以穩定汽車消費,完善汽車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應對汽車市場增速變化對產業帶來的沖擊。
與此同時,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這兩項優惠政策延長兩年。
不僅如此,國家還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電設施網絡。到去年底,全國充電樁總數已達到122萬個,從行業協會摸底的情況看,預計今年全年能夠完成投資100億元左右,新增公共樁20萬個左右,新增私人樁大概能超過40萬個,公共充電站達到4.8萬座。
國家與地方政策雙管齊下,將有助于對沖疫情影響,也有利于支持相關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以疫區中心的武漢來說,作為東風集團的大本營,其匯集了中、法、美、日四大車系的大部分產能,聚集著7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工廠,500多家零部件企業,每年汽車產量過百萬,產值達千億級。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不斷恢復,汽車產銷正在逐步回升。根據監測數據,目前主要的汽車企業已全面復工,日產量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5%以上。即便是身在疫區的東風本田也從單班生產恢復到雙班生產模式,生產效率提升到50.1秒/輛的節奏,徹底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產能。
至于汽車銷售市場方面,經銷商訂單恢復也到正常水平的65%以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顯示,3月份乘用車銷售104萬輛,比2月份增幅回升37.5個百分點。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汽車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被疫情打斷的產業鏈得以重新連接,生產銷售將逐漸回歸正軌;另外,各種利好政策相繼出臺,被抑制的消費需求開始釋放,市場回暖趨勢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