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車,是解藥還是毒藥?
【汽車焦點 熱評 原創】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沖動消費,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低價易耗品。
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就是最近刷爆朋友圈、刷爆網絡的直播賣車。
我們知道,2019年網紅直播“種草、帶貨”成為了風口浪尖的營銷方式,化妝品、衣服、廚衛用品等,一場直播下來銷售額就能頂實體店鋪一個月甚至以上的量。但這種營銷方式放在房子、汽車這類大宗商品身上,效果卻有點水土不服。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汽車行業從主機廠到4S店、從傳統媒體到行業大V,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紛紛加入了直播賣車的行列,經銷商的線上直播開播占比從春節前1%提升到49%,在各個直播平臺上,直播賣車的銷售也是隨處可見,但也難以填補因疫情所帶來的銷量下滑。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統計來看,2020年2月份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5萬輛,同比下降78.7%。一直熱銷的SUV車型更是同比下降了79.3%,僅有10.5萬輛的月銷成績。二月份全國大部分4S都以0銷量告終,絕大部分銷售們開直播幾乎是自娛自樂或自我安慰。而“被迫”直播的車展以及新車發布會,效果也差強人意。

這些年來,網絡賣車、汽車超市代替傳統4S店的嘗試并不少見,但最終都草草收場。汽車這類大宗商品交易有嚴重的地域局限性,選車可以在網上完成,但交易、試駕、提車、上牌、售后服務等均離不開傳統銷售渠道,這也是汽車行業特有的一個現象。
且不說直播人員專業程度如何,在口才和顏值方面也會影響著直播效果,不少人面對鏡頭表情凝固勉力尬播,也有不少人賣力表演卻依然沒有收獲導致失望抵觸,再者,部分消費者還對直播有反感,認為是拉低品牌高度的行徑。若以直播賣車來作為拯救汽車銷量的解藥,難免有點異想天開。

當然,現在是信息化時代,直播賣車也是有存在的意義的,它和互聯網一樣都是可以傳遞信息的窗口,為未來長期的銷量提升作貢獻。全民隔離時期以直播來打發時間和增加品牌曝光度、讓員工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這些都是銷量數字以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