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雷克薩斯RZ 450e:它會是電動化時代的“版本答案”嗎?
【汽車焦點 評測 原創】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雷克薩斯這個品牌。
各位的答案會是什么?
是豪華,質感,可靠,還是保值?
確實,以上這些都是雷克薩斯一直引以為傲的核心賣點,也是那么多用戶會選擇雷克薩斯這個品牌的原因所在。
但要我說,“中庸”才是最貼合雷克薩斯的形容詞,當然這里的“中庸”絕非貶義詞,如果你開過雷克薩斯的產品,那你大概也能發現,這些車型可能并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亮點,性能在同價位產品中也不算出眾,但不論是在外觀設計、座艙質感、行駛品質還是可靠性方面的表現,總能在體驗之后給你留下足夠深刻印象。

即便來到了電氣化時代,雷克薩斯所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平臺產品—雷克薩斯RZ,也并沒有像一眾新勢力品牌那般激進,大電視、大冰箱、3秒級的加速性能也都沒有出現在這臺新車上面,貌似很符合我們對于傳統品牌推出純電動車的一貫操作。
但在經過一天的試駕之后我才明白,原來雷克薩斯RZ的魅力,都藏在了細節里面。

談及雷克薩斯的產品,永遠離不開其特立獨行的設計。雷克薩斯RZ外觀設計源于雷克薩斯LF-Z Electrified概念車,品牌標志性的紡錘型格柵在RZ上升級成紡錘型車身,從前臉延伸到機蓋的設計看起來更加立體,在提升辨識度的同時,這種大開大合的銳利線條也能進一步提升整個前臉的運動氣息。

雖然燈組整體造型依舊有著熟悉的味道,不過在大燈底部配備了一塊亮黑飾板,通過與封閉前臉的過渡連接以及兩側通風口的設計帶出更強的立體感。特別是我們這臺試駕車采用了雙色車身的配色,黑色涂裝的前臉以及機蓋呈現出來的效果,要比普通版本更加低趴動感。

雷克薩斯RZ側面有著同樣濃厚的運動屬性,短前后懸的布局加上轎跑SUV的設計風格非常凌厲,車身側面在太陽光下有著非??鋸埖木€條感,加上從車尾延伸過渡到側面的燈組設計,在這臺RZ上完全展現出雷克薩斯產品所特有的銳氣。
在尺寸方面,雷克薩斯RZ長寬高分別為4805/1895/1635mm,軸距為2850mm,屬于比較標準的中型SUV尺寸。
這里說一個小細節,雷克薩斯為了讓RZ擁有更加緊湊的車身姿態以及更好的空間利用率,在車頭布置了一套更窄更高的電機系統,以確保不會侵占太多駕駛艙的空間,也能壓縮前懸的長度。而車尾的電機則設計得更加扁平,讓行李箱有更好的儲物空間表現。

來到車尾同樣能看到很多大膽線條的運用,最吸睛的莫過于車頂兩個類似導流板的“角”造型,按照官方所說,這套分體式空氣動力學尾翼能在兩側產生縱向渦旋,能起到減低側風對車身氣流的干擾。
同時在雷克薩斯RZ尾門上也配備了一塊上翹的小鴨尾,與扁平細長的貫穿式尾燈組合出更強的寬體感,從后側方看過去確實有點跑車范,同樣新車也是采用了家族化的字母標的設計,視覺上的這種高級感營造得挺到位。

雖然這次并非我第一次接觸雷克薩斯的這套Tazuna韁繩概念座艙,但在打開雷克薩斯RZ車門的時候,還是被它這種高級質感所驚艷到。拋開設計,單純從雷克薩斯RZ座艙的配色以及用料來看,就有著十足豪華車的味道。

首先是新車座椅采用了大面積的翻毛皮材質進行覆蓋,并且這些皮質并非傳統動物皮革,據悉雷克薩斯RZ車內的皮質材質均為人工合成,也沒有看到木紋材質飾板的應用,在這臺雷克薩斯RZ上很好地展現出雷克薩斯在環保理念上的堅持。

別看門板這樣光禿禿的,好像少了點設計感,其實雷克薩斯RZ非常巧妙的采用陰影投射氛圍照明的設計來豐富整個座艙的氛圍,當晚上或者進入地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臺車原來如此擅長“玩燈”,營造出的這種豪華氛圍感符合起40萬級產品的身價。
這里順帶提一嘴,雷克薩斯RZ的方向盤手感真的一絕,人工合成材質居然能做出如此細膩的質感,加上盤圈填充也非常柔軟厚實,讓人愛不釋手。
其實雷克薩斯RZ剛發布的時候,最吸引各位的還是那套線控轉向系統的異形方向盤,不過這次試駕的車型全部采用了標準圓形方向盤設計,但這套方向盤還是有一些比較獨特的設計,例如手指觸摸到功能按鍵上,HUD界面就會同步顯示我們觸控的按鍵是什么功能,盲操作的時候更加便捷。

雖說多媒體系統一直都不是日系車的拿手戲,但雷克薩斯RZ配備的這塊14英寸大屏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集成到底部的兩個空調旋鈕以及操作快捷鍵,上手非常輕松,最關鍵的是這套車機支持CarPlay等手機互聯功能,完全能滿足我們日常使用的需求了。

雷克薩斯RZ后排乘坐體驗其實也是一個小亮點,首先是空間足夠寬敞,畢竟2850mm軸距擺在這,雖然是純電SUV但整體縱向空間也不會覺得擁擠。并且由于后排座椅也與前排一樣采用了大面積的翻毛皮材質進行覆蓋,高級感直接拉滿。加上我們這臺試駕車還裝備了一塊分段式可調光天幕,一鍵就能在遮陽和透光中切換,視覺上的開揚感是足夠的。

目前國內在售的雷克薩斯RZ 450e全系都搭載了前后雙電機系統,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50千瓦以及80千瓦,系統綜合最大功率達到230千瓦,最大扭矩超過430牛·米,賬面參數相當突出。
同時雷克薩斯RZ所搭載的DIRECT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能夠根據不同的路況以及車況來調節前后輪的驅動力,在0:100到100:0之間進行分配。除了能帶來操控穩定性方面的提升外,還能進一步減少加減速時候車輛俯仰,換句話說就是不容易抬頭點頭,帶來更加舒服的乘坐體驗。

除此以外,雷克薩斯RZ還搭載了最新的LSS+ 3.0系統,除了常規功能以外,預判式主動駕駛輔助系統PDA還能根據各種“行人橫穿馬路”“前方出現車輛”等情況進行預警提前減速,豐富的主被動安全功能全方位的保障用戶出行安全。

本以為這臺RZ開起來還會是那種雷克薩斯比較慵懶的駕駛調性,畢竟之前插混版NX調校也跟油電混動版本比較相似,但沒想到上手之后這臺RZ就給到我十足的驚喜。
雖然系統功率看著并不算低,但在低速狀態下的爆發力并不會很突兀,輕柔的動力輸出加上轉向系統舒服的調校特性,可以說是上手零難度。而在中高速當中的在加速過程中,這套電驅系統又能展現出足夠的爆發力,這種又順又快的加速感,有點開大排量自吸車的感覺。
官方表示雷克薩斯RZ 450e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5.3秒,由于電機高效的輸出特性,體感上的加速度甚至要比官方標稱的還要快上不少,能在一臺雷克薩斯上感受到這種快樂,的確很有意思。

上面也有提到,雷克薩斯RZ搭載了全新的DIRECT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并且這臺新車還是在下山技術中心賽道進行的調校,所以我對這套底盤也是有著相當高的期待值。
大家都知道深圳市區有著非常多的立交橋和匝道,在這些高速彎的場景里面,雷克薩斯RZ依然能保持著一個安全穩定的車身姿態,坐在車內你很難想象這居然是一臺SUV會有的表現。同時車輛的循跡性也非常優秀,轉向的時候車身一點拖泥帶水的感覺都不會出現。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這臺RZ上面并沒有配備動能回收的調節按鈕,只提供了一組換擋撥片來進行臨時調節,這對于一臺純電動車來說非常罕見。
之所以這樣設計,其實是因為這臺車在配備了PDA預判式主動駕駛輔助系統之后,車輛能夠自動根據前車測距來進行制動力的輸出,約等于有一套能自動調節力度的動能回收系統。
在沒有前車高速路段行駛的時候,松開加速踏板車輛會保持著滑行的狀態;而當前方有車輛的情況下,松開踏板車輛會自行調節制動力的輸出,當車距繼續接近的時候,這個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就好像ACC自適應巡航開啟了一樣。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功能除了快捷菜單上的一個開啟按鍵外,并沒有其他地方提醒駕駛員系統正在進行介入,這種感覺就好像無時無刻有人再幫你把控車輛一樣。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能大大減少駕駛員的壓力,以至于在試駕一天后,再開回自己的車,總會有松開油門車子就會自己減速的錯覺。

作為一臺純電動車,續航也是用戶所在意的地方,我們這次試駕的雷克薩斯RX 450e搭載的是一塊66kWh的三元鋰電池,官方標稱CLTC續航里程為455km。
在我們拿到試駕車的時候并非滿電狀態,表顯剩余續航為250公里,而當我們在深圳市區通行了大概70公里之后,表現剩余續航跌至180公里。要知道這當中我們可是走了幾十公里的高速路段以及擁堵路況,已經是非常貼合日常的用車場景,這臺RZ居然能做到1:1的續航減少,日常用車無疑會給到用戶更足的信心。


其實這次試駕除了深度體驗雷克薩斯RZ的產品力以外,我們還參觀了位于深圳的雷克薩斯電氣化體驗館。館內不僅有雷克薩斯電氣化展車區域、千輛車模組成的形象墻、車輛定制區域等等,還在3樓給車主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空間,隨時都能過來喝杯咖啡,聊聊天。
在這個汽車同質化愈發嚴重的時代,雷克薩斯已經走出一條專屬自己的品牌服務道路。

焦哥點評:“首先是一臺雷克薩斯,然后才是一臺純電動車”,這是我對于這臺雷克薩斯RZ的試駕總結??赡躌Z并不是那臺能在第一眼打動你的產品,但當你真正跟它相處下來之后,才會感受到雷克薩斯對于電氣化時代的理解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