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電油耗4.5L,可加油的“電動車”!試駕比亞迪宋PLUS DM-i
【汽車焦點 評測 原創】
在今年1月份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憑借“快、省、靜、順、綠”五大優勢刷新了用戶對于插電混動產品的認知,關注度以及市場熱度一時無兩,也導致了秦PLUS DM-i以及宋PLUS DM-i在上市之后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堪稱是現象級的產品。

其中宋PLUS DM-i憑借著補貼后不到15萬元的售價以及出色的綜合表現吸引到不少家庭用戶的關注,那到底這套DM-i超級混動系統實力表現如何?虧電油耗又是否如官方所言般出色?這次筆者就來到比亞迪的“大本營”深圳,實際體驗一下這臺宋PLUS DM-i的魅力。
不止高顏值,“龍顏”設計再作升級
比亞迪宋PLUS車系自推出以來便備受國內用戶青睞,運用大量扁平化設計元素以及寬體車身布局讓這臺SUV擁有較強的跨界感。而宋PLUS DM-i在燃油版車型的基礎上再作升級,通過更大尺寸的進氣格柵以及簡潔凌厲的包圍造型讓車輛外觀擁有更精致大氣的視覺效果。

在宋PLUS DM-i車頭上能夠看到燃油版與EV版車型的影子,六邊形的進氣格柵內部采用大量點陣式的鍍鉻元素覆蓋,外部一圈亮黑飾條環繞豐富了整個車頭的層次。并且這一塊格柵采用了封閉式的處理,進氣槽設計在中網與前唇之間,優化了車輛空氣動力學表現。
在格柵上部采用了與EV版車型相似的銀色裝飾條覆蓋,延伸至兩側大燈上方增強了前臉的整體感,“宋”LOGO浮雕樣式的設計進一步凸顯這個中國品牌的獨特身份。

新車前大燈組造型相當醒目,側邊的裝飾件加上三道龍爪樣式的豎狀燈帶能夠帶來更強的辨識度。矩陣式排列的LED遠近光燈組眼神足夠犀利,底部的日間行車燈向上延伸與頂部鍍鉻飾條相連接,營造出環繞的效果,并且我們這臺試駕車還配備有自適應遠近光燈功能,實用性進一步提升。

宋PLUS DM-i的側面造型相當靈動,從前大燈組延伸到尾燈的飄逸腰線讓車身在光影下展現出更強的立體感。除了配備有后排隱私玻璃外,宋PLUS DM-i的前排車窗也采用了雙層隔音玻璃的設計,能夠更好的提升車廂靜謐性。
尺寸方面,宋PLUS DM-i的長寬高分別為4705/1890/1680mm,軸距為2765mm,在同級緊湊型SUV當中尺寸占優,接近1.9米的寬體設計不僅保證了車內橫向空間,也營造出低趴運動的效果。

車尾通過貫穿式尾燈組以及底部反光條來拓寬橫向視覺效果,燈帶采用了多段折線的處理以及側面點陣式的設計提升辨識度。此外宋PLUS DM-i后包圍并沒有看到外露的排氣口,而是通過銀色護板來豐富底部的層次感,隱藏式的排氣布局也符合這臺宋PLUS DM-i的產品定位。
時尚精致國際范,座艙質感媲美豪華品牌
近幾年比亞迪除了在造型設計上有突飛猛進的提升外,前奔馳內飾設計總監米歇爾·帕加內蒂加入比亞迪之后所推出的產品在座艙設計上也同樣有質的飛躍,毫不夸張的說這臺宋PLUS DM-i的內飾氛圍已經做到“超越合資、媲美豪華”的水平。

宋PLUS DM-i采用了時下流行的簡約座艙布局,中控地臺的扶手將主副駕駛位劃分明確,簡化了實體按鍵的設計讓中控臺造型更顯舒展。此外在電子檔桿區域設計了一圈實體按鍵以及旋鈕,操作便利性不受影響,用料方面則通過大面積皮革縫線包裹,鋼琴烤漆面板以及鍍鉻條覆蓋營造出更強的車廂質感。

可旋轉的12.8英寸中控大屏集成了空調、座椅通風加熱等功能,DiLink 3.0智能網聯系統使用體驗當屬目前智能車機的一線水平,各種熱門的應用都能夠安裝,并且屏幕還會根據軟件自適應旋轉,平時等人在車上刷刷抖音看看劇,還是挺愜意的。
這套車機系統相比燃油版車型還加入了插電混合動力系統的各種信息以及功能控制,例如動能回收的檔位、SOC設置等選項。此外像是車道輔助系統、緊急制動系統等主被動安全功能都可以通過這塊屏幕進行開啟關閉,操作足夠直觀。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采用了真皮縫線的包裹設計,平底造型加上粗碩的外圈帶來飽滿細膩的手感表現。同時在方向盤上還采用了獨特的鏤空設計,讓兩側的按鍵形成半懸浮的感覺,足夠新穎。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繼續沿用比亞迪家族化的設計布局,左側的功率計能夠讓駕駛員直觀的看到當前的輸出功率。中間顯示區域可以切換多媒體、車輛狀態等信息,并且還配備有加速計時器的面板,由此可見比亞迪對于這臺新車的加速性能有足夠的信心。

宋PLUS DM-i前排采用了一體式運動風格座椅,雖然這套座椅看著比較運動,但實際表現還是以舒適性為主。皮質材料覆蓋加上柔軟的坐墊填充物能適應長時間的乘坐,主駕駛座配備了8向電動調節功能,不同身材的駕駛員也能夠輕松找到合適的坐姿。


得益于2765mm的軸距參數,宋PLUS DM-i的后排空間相當寬敞,172cm的身高在前排坐姿不變的前提下來到后排,頭部和腿部的余量都足夠寬裕,全景天窗、平坦的后排地板、寬厚的坐墊設計加上后排靠背角度可調節,隨時隨地都能來個舒服的“葛優躺”。

此外由于宋PLUS DM-i的驅動電池設計在底盤位置,所以新車后備箱容積與燃油版車型并沒有太大區別,整體的進深以及兩側儲物槽的表現都足夠實用,比例放倒后排座椅后還能擴展出更大的容積,搬運大件物品沒有問題。
虧電油耗4.5L,純電動車的行駛質感
本次試駕的宋PLUS DM-i搭載了驍云-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DM-i超級混動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3大核心技術,整套動力系統能夠提供173kW的綜合最大功率。我們試駕的110km旗艦PLUS版車型百公里加速僅需7.9秒,動力表現媲美傳統2.0T發動機的水平。

雖然宋PLUS DM-i所搭載的這臺1.5L發動機擁有43.04%全球量產最高熱效率、15.5:1超高壓縮比等技術亮點,但它并非這套插混系統的主角。因為DM-i超級混動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電機進行驅動,發動機負責在高效轉速區間進行發電,以達到更好的能耗表現。
電量充足時,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純電動車。電量不足時,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超低油耗的混合動力車。市區行駛,有99%的工況下是用電機進行驅動,駕乘體驗無限接近純電動車,有81%的工況下發動機處于熄火狀態,完全零油耗;高速行駛,以并聯直驅為主,發動機在高效區間驅動,簡化了能量傳遞環節,實現超高效率和超低油耗。

實際上手這臺宋PLUS DM-i的行駛質感確實無限接近純電動車,起步頭段的動力輸出相對平和,并不會給人突兀的提速感。得益于電動機的先天優勢,深踩油門急加速車輛根本不需要思考時間,動力已經直接輸出到車輪上,即使是50-60km/h的急加速超車都能給到駕駛員迅速的響應,這種流暢的加速體感確實很顯高級。

在我看來宋PLUS DM-i發動機、電動機以及傳動系統的默契程度甚至比豐田的THS還要好,在電量不高需要急加速情況下發動機會啟動介入輔助動力,但整個過程都是悄無聲息的完成,如果不是一直盯著能量傳輸界面,你甚至都不會察覺到原來發動機已經介入輸出,著實給到我驚喜。
除了系統所帶來的平順體驗外,比亞迪還在這臺宋PLUS DM-i上做出各種聲學優化,在車門以及發動機艙都設置了聲學包,以阻隔發動機艙的噪音,加上前排的雙層隔音玻璃,即使速度提升到100km/h不仔細去聽的話你也很難分辨發動機到底有沒有在運轉,這種媲美純電動車的靜謐性相當討喜。

宋PLUS DM-i的底盤表現也同樣可圈可點,采用緊湊型SUV常見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架組合,由比亞迪首席底盤專家漢斯·柯克完成整套底盤調校,并且由于電池組的加入整車重心也有所降低。實際駕駛中能夠明顯感知到這套懸掛系統的頭段具備不錯的韌性,急加速急剎車車輛都不會出現太明顯的點頭、抬頭現象,能夠輕松把控。

而通過一些比較顛簸的路段或者減速帶的時候,懸架對于彈跳的處理相當利索,即使是一些連續減速帶后排乘客也不太能感知到,要知道這臺試駕車可是配備了19英寸的輪圈還能做到如此舒適性,由此可見比亞迪對于底盤調校的功力。

至于用戶最關心的能耗表現,本次試駕我們一行車隊從廣州出發前往深圳,車輛處于電量25%的虧電狀態,乘坐四位成年男性乘客,全程高速路無堵車行駛近200km,最后得出表顯4.5L/100km的油耗數據。這樣的表現已經超越大部分傳統燃油產品,并且在上面也說到DM-i系統在高速狀態下發動機會進入直驅模式,相對來說油耗會比HEV模式更高,如果在市區通行的話相信油耗還能進一步降低。

最后:喜歡開電動車的人,或多或少都是被其平順的行駛質感以及出色的加速性能所“種草”,不過續航焦慮也確實是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痛點。宋PLUS DM-i不僅擁有無限接近純電SUV的駕乘體驗,也不會有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可油可電、一車多用才是這臺宋PLUS DM-i最具魅力的地方。
即使是沒有充電環境的用戶,宋PLUS DM-i虧電出行的油耗成本依舊遠低于同級燃油車,加上免購置稅、可直上綠牌的優勢,綜合算下來性價比甚至比傳統燃油車還要高。據悉比亞迪DM-i三款車型目前的累計訂單已經超過10萬輛,各位不妨期待一下這臺新車未來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