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市場需求推動產品創(chuàng)新 專訪江淮新能源汪光玉
【汽車焦點 訪談 原創(chuàng)】
7月22日,江淮新能源“萬里公測第一跑”無錫站活動在江蘇環(huán)球港汽車城隆重舉行,來自江淮汽車新能源領導、國聯(lián)科陸領導及當?shù)刂髁髅襟w出席本次活動,共同見證江淮iEV6E交車接棒盛況。
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
活動期間,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接受媒體的采訪,以下是詳細內容:
記者:請問江淮新能源iEV6E的核心競爭力和賣點是什么?
汪總:這款江淮新能源車型iEV6E運動版它的核心優(yōu)勢可以用幾句話來總結。第一,這款車型的造型靈動,非常適合成為家庭的第二輛車,而且現(xiàn)在很多女性也都在開這款車,對于她們來說,它的優(yōu)勢就是非常的小巧玲瓏。第二,它還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就是續(xù)航能力強,在綜合工況下是310公里,在時速60公里等速下能夠行駛到390公里,那作為一款電動車,這樣的續(xù)航能力就打消了很多消費者對續(xù)航里程方面的擔憂。第三,科技也是這款iEV6E的核心,除了常說的“三電”以外,江淮新能源還實現(xiàn)國內首家高比能電池包液冷管控技術,同時還突破了四大類的防駕駛沖擊的電驅動技術,并獨創(chuàng)了五星級的安全設計,而且它也可實現(xiàn)單踏板操作和能量回收的技術。第四,在這款iEV6E上加入了很多智能化的配置,如智能語言系統(tǒng)、車機互聯(lián)等等,使它不僅僅是一部代步工具,而是成為一個移動的終端。而這款集多個核心優(yōu)勢的iEV6E的售價也是非常討喜的,在國家和地方補貼加上企業(yè)的i藍眾享基金之后,消費者只要用6.95萬元就可有擁有這么一款新能源車型。
記者:請問今年江淮新能源的產銷計劃是多少?
汪總:實際上江淮新能源是分為好幾個板塊的,而比如像iEV6E這一款則歸于自有新能源乘用車板塊,該板塊定了一個確保5萬臺力爭6萬臺的年度銷售目標,而在過去的半年里,自有新能源乘用車整個運行狀況還是很不錯的,按照保單數(shù)計算,iEV6E已經是上半年單一車型的銷售冠軍了。
記者:能否透露一下,接下來江淮新能源的新車產品布局?
汪總:今年的6月12號是國家2018年新能源新標準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江淮新能源先是推出了iEV6E的升級版和運動版,而接下來,我們將會在7月底或8月初推出iEV7S的升級版,其續(xù)航里程同樣達到300公里以上,而在8月底我們還將會在北京車展上市的iEVA50 推出租網約版,其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達將能到400公里 ,60公里時速能達到500公里。除此之外,接下來還將會推出iEV7升級版,年底將推出一款適合公務用車的iEVA60,續(xù)航里程也基本在300-400公里以上。可以說,如今已經形成了江淮新能源體系里的A00、A0,A級B級的產品矩陣,而這些車型,既適合家庭私人使用,同時也適合出租網約分時共享,事業(yè)單位用車,車型矩陣是涵蓋的用車領域是非常全面的。
記者:如何看待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給出的一系列新能源車優(yōu)惠政策?
汪總:2010年前后,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真正開始全球產品化推進,或者可以說是示范運行,而在那時江淮其實已經實行了國家的“十城千輛”工程,在2010年提供了591臺新能源車投放市場運用。十年7代以來可以說現(xiàn)在江淮新能源的產品已經非常豐富了,而且技術上也具有了引領的優(yōu)勢,在全球范圍內也都具有競爭力。
2013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把新能源汽車列入國家新興發(fā)展的七大產業(yè)之一,在2014年習總書記還曾表示,有望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那時也要求我們這些企業(yè)要加大研發(fā)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fā)適合各種需求的產品,并且使這個產業(yè)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強勁的增長值。
記者:據(jù)了解,現(xiàn)在不同國家都已經做出了停止燃油車的舉措,并列出了時間,您覺得在新能源大力推行下,國家是否會停售燃油車,時間節(jié)點大約是在什么時候?
汪總:目前國內汽車(正在使用)的保有量達到兩億多,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量,而新能源汽車在這幾年里確實發(fā)展速度很快,但按照目前投放到全國汽車大市場的比例來講,2017年的年新增量也只占了2.7%,我認為新能源汽車代替代燃油車,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當然,以現(xiàn)在已形成的格局來看,從大方面講,在今年開始運行的雙積分的政策推動下,很多互聯(lián)網新型企業(yè)都在合資、合作、投資在做新能源,這些力量都會大力地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fā)展。所以在龐大的燃油汽車市場保有量的情況下,新能源也不斷地壯大后,兩者可以并駕齊驅。
記者:目前很多國家都開始把停售燃油車提上了日程,新能源已然成為了一種主流,但在新能源的發(fā)展中,還有什么樣的障礙需要克服呢?
汪總:其實,目前以純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整車情況都還是非常好的,而現(xiàn)在最大的一個問題,還是需要國家地方補貼政策的支持。要知道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而這其中的核心就是電池電機電控技術成本。在生產的過程中,一方面是我們的技術需要得到更大的突破,而另一方面是我們整個產業(yè)鏈上下游成本都需要控制,所以我們更需要國家地方補貼來讓汽車售價更加親民。另外,我們這些企業(yè)作為中國從事新能源研發(fā)示范推擴企業(yè),還要有更大的作為,力爭全球領先。
記者:在無錫舉辦江淮iEV6E“萬里公測第一跑”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在哪里?
汪總:我認為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消費者包括各媒體的親身體驗,那么它的好也是無法讓人深入了解的,而此次的活動的目的就是讓社會各界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iEV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