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嚴博禹:擁抱新興技術,擁抱數字科技
【汽車焦點 訪談】
2020年11月20日,2020(第十八屆)廣州國際車展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正式開幕。在本次車展中,保時捷品牌在A區8.1展館設置了展位,現場布展了品牌旗下主力車型,同時對保時捷911Targa經典重現特別版進行了正式發布。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嚴博禹博士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博士在車展上表示,電氣化和數字化是保時捷現階段非常注重的建設方向,保時捷品牌自成立之日起就在隨著時代發展能滿足當下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不斷地演進和與時俱進,保時捷的汽車不僅能進駐博物館珍藏,更可以延續疾馳的生命力。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保時捷Taycan后驅車型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計劃如何?對于保時捷來說,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化車型占比是多少?您預期這一水平將來會有怎樣的變化?
嚴博禹:我們今年4月國內上市了TaycanTurbo和TurboS,8月帶來了Taycan4S,而后驅版6月底也已對Taycan啟動了預售,很快12月Taycan后驅版本就會在國內上市。在這之后我們還會帶來Taycan新的車體形態的衍生車型——TaycanCrossTurismo。
現在Cayenne混動車型的銷量已經占到整個Cayenne銷量的17%,Panamera的混動版本也占到車系銷量的12%。我們對Taycan自今年四月陸續在中國交付以來的市場表現非常滿意,而隨著后驅版Taycan的上市,預計明年的交付量會有達到一個高峰。照這樣的勢頭發展,我估計在明年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將占到整體保時捷在中國銷量的25%左右,到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將達到50%。
記者:保時捷一直在表示要加大數字化和電氣化的轉型,并且提出了具體的計劃,即未來5年一共投入150億歐元,這些資金將具體應用在哪些方面?保時捷對這批資金的使用預期有怎樣的評估?
嚴博禹:這筆投資會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第一個領域就是用于純電車型的開發,包括Taycan和未來純電版的Macan;而第二部分主要用于生產等基礎設施升級擴建,例如在祖文豪森的Taycan生產基地以及萊比錫工廠的電氣化擴建改造——這里將生產純電版Macan。第二個領域就是用于數字化建設。PorscheDigital在全球都有部署,例如我們在中國的成立于2019年4月的保時捷中國數字化團隊,這個團隊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適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充電樁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數字化的投資和電氣化的投資能夠雙管齊下,彼此相輔相成,直至最后的數字化服務電氣化。圍繞車輛本身,在車內和車外共同打造出數字化的模塊、數字化的服務和數字化的產品,用以共同配合電氣化的體驗,讓我們的消費者在電動車和混動車上的體驗更加完整。
記者:對于新能源車型,保時捷不管是車型還是戰略的推進都非常迅速,保時捷從傳統的超豪華品牌很快的轉型到純電動,制造過程中最大的不同和收獲是什么?新興的電動車品牌市值增長非常快甚至有快速超越了傳統品牌的案例,對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嚴博禹:我們在制定所有車系開發戰略的時候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一定要將傳統和創新做完美的結合,每臺車都要體現這樣的原則。保時捷品牌自成立之日起就在不斷地演進和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發展能滿足當下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整個車和品牌都是不斷地演進,它們不僅能放到博物館珍藏,還能一直延續上路的生命力,歷久恒新。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擁抱新科技的同時,無論我們的車型到底以哪種動力方式驅動,保時捷都要保證這款車還是很純粹的保時捷。如果你坐進Taycan里面,你會馬上感覺到它和911、Panamera沒有任何的區別,它同樣擁有純粹的保時捷駕駛體驗。
我們對造車新勢力非常尊敬,也感謝能有這么多新的企業把很多新技術和想法帶到這個市場。如果沒有多方的努力,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是不可能像現在這么快的。而作為保時捷是一個延續品牌核心DNA時也歡迎競爭的品牌,因此我們也會關注其他品牌的新想法新動向。我也著重想談一談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在中國有不少非常優秀的公司,他們為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做了非常好的開拓和積累,這對于保時捷新能源車的發展也奠定了非常好的市場基礎。
記者:保時捷發布的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前9個月國內新交付車輛6.3萬輛,占全球新車交付量三分之一。新冠疫情和后疫情時代,保時捷對于營銷方面有什么更新的舉措?
嚴博禹:自2015年開始中國就成為了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這5年當中我們積累了非常多好的經驗,也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來保證在中國市場的穩健發展。以客戶為中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產品和營銷上我們有非常具體針對中國市場的做法。
比如說疫情期間對互聯網科技最大的作用是我們學到的最好經驗是,這期間我們做了非常多以數字化為基礎的營銷活動,比如車型的線上發布以及線上媒體溝通會等等。我們經銷商網絡也采取了包括抖音還有其他一些數字化的直播等非常多數字營銷、接觸客戶的新方法,效果不錯。而我剛才談到的保時捷數字中國團隊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和我們的投資伙伴以及經銷商一起,更多引入數字化的方式,讓消費者在線上就能接觸到保時捷并與之進行有效溝通,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和網絡,完成線上到線下的轉化。
除了線上,線下的體驗也是同等重要,比如說我們會為客戶安排非常多的品牌體驗活動,包括凌駕風雪、駕駛體驗,旅行體驗,賽道體驗等,這么多的平臺和機會讓消費者和車迷在線下有更多的體驗機會。所以我們現在是數字化線上體驗和線下體驗活動都同樣關注,兩者相輔相成。
記者:保時捷對產品本土化方面有什么打算?
嚴博禹:我們在中國已經做了非常多的本土化的工作,但目前我們在中國沒有任何本土化生產的計劃,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現在在中國的銷售量不足以支撐我們需要在中國做本土化的生產;第二,中國的保時捷的車主特別喜歡和欣賞純正的德國工藝、德國進口的車輛的品質。
而另外的本土化方面,我們一定要做客戶體驗的本土化,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上海建設了保時捷體驗中心,提供各種體驗項目,能夠讓很多車迷和車主有機會去了解和體驗保時捷車型。而在人才團隊方面,保時捷中國的員工人數不斷攀升,保時捷數字中國團隊也在不斷擴大,2020年榮獲的最佳雇主的稱號獲得也是我們的本土化的見證。
數字化的本土化方面,我們秉承的理念是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我們希望保時捷車型當中數字化的服務都可以盡可能的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每一個需求,我們也會繼續和德國總部保持合作,在無論是車型還是產品還是服務體驗上做出更多針對中國客戶偏好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