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高速事故源自爆胎 背后原因你知道嗎
【汽車焦點 用車】
原標題:夏天胎壓夏天胎壓多少才合適?32%高速事故就因為它多少才合適?32%高速事故就因為它
導讀: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就把一些事情當做是正確。但是有時候決不這樣的哦。就好比如給汽車打汽一樣。也許你以為夏天汽車需要降低胎壓,但是多少合適,卻不清楚,就隨意調整。也許,這一個習以為常的舉動,就隱藏著安全隱患。
小時候給自行車打氣,爸媽都要叮囑一下,說夏天氣溫高,輪胎不能打太大的氣,容易爆胎,如果氣打多了,還要放點氣出來。
在擁有了自己的愛車之后,很多人還保留著這樣的習慣:夏天要打低胎壓。生怕高速上一不小心來個爆胎,場面就瞬間失控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高胎壓真的比低胎壓更容易爆胎嗎?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的報告,胎壓低于標準值25%,爆胎幾率增加3倍;高于標準值25%,爆胎幾率增加1倍。這個結論簡直顛覆了很多老司機的認知。
低胎壓爆胎幾率為何是高胎壓的2倍
胎壓過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會變大,一方面會使輪胎和地面的摩擦系數加大,另一方面會造成輪胎滾動到下方時,胎側橡膠簾布中的簾線受壓變形過大,當輪胎滾動到上方,簾線在彈性和張力的作用下又要恢復原位,這會使內部的簾布層變形、加速疲勞,嚴重時造成結構性損傷。
這種反復的變形,直白一點說就是車主們小時候都玩過用手掰鐵絲,鐵絲在反復掰動后會發熱,強度也會變軟,更容易折斷,輪胎內簾布層的胎體簾線也是這個道理。行駛時輪胎溫度更高,會加速輪胎內簾布層的胎體簾線變形,輪胎結構出現不可逆的損傷,繃不住就爆了。
胎壓高時,整體剛性增強,雖然不會出現摩擦過熱和過度屈曲,但遇到嚴重顛簸、高溫、尖銳物體碰撞時也會出現鼓包或者爆胎的情況。如果只考慮正常駕駛因素,高速行駛的情況下胎壓低無疑更容易引起爆胎!
顛覆!高胎壓未必省油
很多人覺得高胎壓比正常胎壓更省油,理論上說,對的!因為普遍認為胎壓高輪胎與地面摩擦面積減小,摩擦力減小從而省油。
胎壓不合適影響輪胎的壽命
通常輪胎標準充氣壓力2.2--2.8bar 之間(冷胎壓)正確輪胎充氣壓力??蛰d情況下,普通轎車一般是2.3 bar 左右,越野胎是2.5bar。
胎壓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輪胎壽命縮短
高胎壓:如果輪胎氣壓過高,輪胎的剛性增大,變形和接地面積減小,首先會導致使胎面中部的單位壓力增大,磨損加劇,產生胎冠中央磨損現象,影響到舒適性并將降低輪胎壽;同時,還會使輪胎抓地力減少(尤其在濕滑路面,會影響制動距離),也會造成輪胎的磨損速加快,導致輪胎磨損不均勻。
低胎壓:與高胎壓磨損中心相反,胎壓過低,則胎冠內縮,會導致輪胎兩側的磨損。而且,胎壓低與扁平比小有類似情況,胎側受擠壓時,輪轂與地面直接撞擊,也很容易造成簾布層線的斷裂,要么爆胎,要么鼓包。
胎壓的高低,在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也有一些影響,合適的胎壓,不僅可以保障行車安全,還可以帶來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32%的高速事故緣自爆胎
據交管部門統計,每年高速公路上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發生爆胎的占70%,即32%的交通事故因爆胎而發生。一般來說,輪胎外傷、輪胎老化、過度磨損、胎壓異常是導致爆胎的四大元兇,前三者可以通過外觀看出來,唯獨胎壓基本無法目測。
因此,現在好一點的車,都自帶胎壓監測;而沒有胎壓監測,很多車主也會自選擇安裝一下,智能監測胎壓異常情況,一旦有異常就會提醒,避免危險發生。
如果汽車沒有胎壓監測,也可以通過看齒測壓法、腳踢測壓法進行自檢。
看齒測壓法
主要可以通過肉眼來看胎壓是否正常,一般4-5齒的接地面積都可以算正常胎壓。
腳踢測壓法
一般車主僅憑腳踢法是很難判斷出輪胎胎壓是否處于正常水平的,這邊小編甩一波數據。
但我們還是更建議大家使用科學儀器來監測,避免判斷錯誤。夏季是爆胎高發季,我們沒辦法預測危險,但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出行風險,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