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限價門檻,會引發一場新能源車市價格“火拼”嗎?
【汽車焦點 車市頭條】
五一長假的第一天,早上起來發現朋友圈里瘋狂刷屏的并不是往年的大堵車,而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降價。入門版27.155萬元,特斯拉這次的調價無疑會讓25-30萬元的級別的純電動車市場再起波瀾。
其實特斯拉的這一步棋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主要是為了迎合最新頒布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上月底,四部聯合發布了最新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將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并采用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其中,引起較大爭議的就是補貼前售價不得超過30萬元(可換電車型除外)的條款。這也是Model 3選擇降價的根本原因。
各車企如何應對新政?
在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發布后,各家車企都做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基本上大多數車企都選擇了短時間內自掏腰包保價。保價作為一個比較常見的應對方法,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4月26日廣汽蔚來在第一時間宣布下調價格確實引起了不少關注。
對于新政30萬元“天花板”的設置,同樣也引來了各大新能源車企老板接連在微博中發表感想,或鼓掌,或抱怨。
最為直爽的就是廣汽蔚來的廖兵,直接在微博宣布調價。其中,BASE版本補貼后售價由26.26萬元調整至25.98萬元,PLUS版本補貼后售價由28.28萬元調整至27.98萬元,已經下大定的車主也可享受這一價格。至于調價的原因,廖兵提到是源于補貼政策的壓力。調價當然是消費者最為喜聞樂見的事,對于僅僅發布售價半個月的HYCAN 007來說,趕在交付前進行調價也許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不會出現老車主維權的情況。
李想的抱怨聲最大,表示十分擔心政策變成了特斯拉的武器,聰明反被聰明誤。隨后發聲稱,他們將自行承擔補貼下降部分,保證理想ONE到手價格不變。可以感受到,李想對于前路也是倍感壓力。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新政對小鵬P7基本沒有影響,反而更清晰的三年政策對小鵬更有利,特別是對小鵬智能汽車的商業體系也更為利好。可以看出面對多方面的壓力,何小鵬還是充滿信心。
30萬天花板帶來的壓力
從幾位車企老板的微博中我們不難察覺出壓力的存在,而這個新政策恐怕也會讓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得“危機四伏”。難道這個政策真的如他人所言,會制約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逐漸退坡,不穩定的因素一直存在。今年,汽車市場又受到了疫情嚴重影響,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連續多月出現大幅下滑,于是補貼政策再次出臺。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根本意義就是助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經過多年的政策扶持,目前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數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并且有不少品牌正處于“彎道超車”的關鍵時刻。它們通過產品力正一步步構筑自己的圍墻,追趕國際大廠。
但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這次政策選擇了消費者。這時提出30萬元價格的補貼上限,絕對是一把雙刃劍。這一條件對于國內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確實產生了一定制約,讓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向上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應該是很好的導向型政策,首先是提升補貼效率,補貼主流產品,對豪華高溢價產品減少補貼。同時有利于新能源車的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實現與傳統車價格體系并軌。最終提升新能源車的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速度,加速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提升。”的確,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引發電車市場競爭格局快速更迭、刺激電車成本下降,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車,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個好事。
特斯拉絕不可能終結國產品牌
對于新政、對于國產特斯拉降價,國內各家車企必然會承受很大的壓力。甚至有不少媒體說出了“國產電動末日”的言論。但其實,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并沒有想象中那樣脆弱。很多品牌已經通過強大的產品力建立起了自己的“圍墻”,特斯拉想靠一己之力打倒所有國產新能源車企絕不可能。
就拿剛剛上市的小鵬P7來說,它有著與Model 3直面對抗的實力。蔚來也通過優秀的服務體系和過硬的產品力,成為了30萬元以上級別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
特斯拉其實在產品上并非完美無缺,智能化體驗就是短板之一。拿廣汽蔚來的HYCAN 007來說,它標配了L2自動駕駛系統、智能語音機器人小CAN、電池預約恒溫、面部識別、自適應遠近光、三體屏等實用智能科技,在智能化方面已經達到不錯的水平。而Model 3在智能化體驗還有待提高,比如語音交互、車機系統的本土化適配和導航等都是比較明顯的短板。不得不說,調價再加上廣汽GEP平臺和蔚來智能網聯基因的背書,HYCAN 007性價比確實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調整價格、提升性價比是廣汽蔚來應對重重壓力做出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一般傳統車企來說,調整售價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需要走無數的會議和流程,往往新價格出爐后也已經趕不上熱點,就像“難以調頭的大象”。作為業內首家調價的車企,廣汽蔚來的“合創”速度已經給了我們很多次驚喜,從品牌發布到第一臺產品上市它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次在新政發布3天內就宣布調價,快速響應的速度讓它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市場競爭。
做好自己,不怕挑戰
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中30萬元的天花板確實會加快電車市場競爭格局快速更迭,國產Model 3的降價也在表面上給消費者帶來了足夠的吸引力。火拼在所難免,但國產品牌并不是處于絕對的劣勢之中。就如廖兵所說:“沒有特斯拉,輸的還是會輸!有特斯拉,贏的還是會贏。”的確,在這種時刻,畏懼是絕對不可取的。只有直面挑戰、積極應對才能在殘酷的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