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矩陣全覆蓋 誰是下一個產銷百萬級的國家品牌?
【汽車焦點 新聞 原創】
經過最近十年的快速發展,自主品牌格局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車企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明顯。等級制可以說是汽車圈里一個不成文的存在,無論外國豪華品牌還是中國自主車企都有一、二、三、四線的區別,某些豪華品牌甚至是“超一線”的存在。在技術話題之外,“銷量”成了給車企評級論輩最基礎、最有力的標準。

目前自主品牌中擁有超過百萬級產銷實力的代表企業有:吉利、長城以及長安,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非常明確:企業持久發展不能靠單一車型來走量,產品全面布局才能最終贏得市場。排名前三的品牌當中有兩個是轎車和SUV并行的,僅長城是專攻SUV路線成名,但目前長城也遇到了危機,因為SUV市場瓶頸已經逐漸浮現,至于它如何將危機轉化為商機?讓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目前自主一線品牌,普遍擁有高度自主研發能力,在產品設計上基本做到原創,銷量與口碑都處于優秀,旗下產品覆蓋面廣,各細分領域都有屬于自己的優秀產品。為何說眾泰將會是下一個產銷百萬級一線自主品牌?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進入自主前十 連續兩年突破30萬銷量
查看近年數據,眾泰汽車2015全年銷量22萬輛,2016全年銷量33萬輛,2017全年銷量31.7萬輛。2017年受國內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坡影響,上半年車市整體遇冷,超半數主流車企未通過半年考,直到下半年市場熱潮才再度恢復。
在2017年12月,眾泰單月銷量首次超過6萬輛,累計售出新車61501輛,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60%,創造了新的單月銷量紀錄。

2017年早已塵埃落定,年度銷量的統計就是對各大車企的考核,吉利、長安等銷量都過了百萬,班級學霸的表現且早已被各種平臺公開表揚了不下百遍。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等學生潛力股般的表現似乎總是會被人們所忽視。
以下表為例,終端銷量(非廠商批發量)基本處于百萬級別的第一梯隊有4個品牌(哈弗數據未包含長城品牌數據),第二梯隊40萬級別為3個品牌,而第三梯隊30萬級別則只有2個品牌。眾泰、榮威以及奇瑞和比亞迪的差距其實并沒有太大,甚至可以列為同一梯隊。

作為一個徘徊于第十名左右的品牌有什么好說的?有,因為它很符合“第十名效應”: 一個班里最有出息的學生,往往不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前幾名,而是班上處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學生。他們既沒有優秀生“想贏怕輸”的負擔,也沒有差生的自卑心理,敢闖敢拼,這就是“第十名現象”。
“第十名效應”里的第十名并不是一個精準的數字,它泛指學習成績在50人左右的班級中,學習成績排名居于中等偏上的學生。截止至2017年底國內自主品牌的數量,已經接近60個,剔除一些造車新勢力,傳統造車企業大約就是50個左右。因此,未來大有作為的自主車企,眾泰很有爆款潛質。
角逐市場 產品矩陣全覆蓋是基礎
當然,有潛質不努力一切都是白談,要獲得成功,付出更多的努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縱觀目前海內外成功的大品牌,基本都會將自家轎車和SUV做到均衡全面的發展。哪怕是專攻SUV市場的長城,目前它也在盡一切努力去推出細化車型來搶占市場,產品陣列的布局可以說是車企活下來、走出去的基礎。

雖說2017年不少自主品牌銷量并不低,但很多依然處于“單車救主”的關節上,對熱銷車型過于依賴以及缺少新品的研發與投放,這些都將影響品牌未來的整體發展。而近幾年,眾泰在產品布局上可以說是不遺余力,SUV、家轎以及新能源產品的投放比不少自主品牌都要積極。

受國內SUV熱潮的影響,SUV依然是不少自主品牌主推的產品,眾泰也不例外。目前眾泰旗下SUV擁有T系列、S系列以及大邁系列,轎車擁有Z系列以及新能源汽車E系列共計20余款車型。

在具體車型表現上,2017年眾泰旗下級別最高的SUV車型——T700在12月售出新車14411輛,是其目前銷量最好的車型。自去年5月31日上市以來,7個月累計銷量為58961輛,月均銷量超過8000輛,成為國內市場中大型SUV中表現較突出的車型之一。

四年來,作為眾泰家族的銷量主力,眾泰T600多款產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除持續保持月銷量過萬的成績,還連續三年中國COC賽事55次冠軍。據官方消息,2018年眾泰T600也將迎來更新換代,相信未來銷量還會出現新一波的高漲期。

近日,眾泰全新大型豪華SUV T800也已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13.98-18.58萬元,無論在車身尺寸、配置還是動力上,與同級別七座SUV相比,都有不小的優勢。此外,眾泰在2018年還將推出3款全新車型,諸多“爆款”對助力全年銷量必將形成更大的推力。


眾泰在自主汽車行列中一直存在爭議,但連續推出的新產品以及車型的不斷更新換代,充分印證了眾泰汽車的研發制造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穩步提升的銷量也說明眾泰在中國汽車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套打法。2017年眾泰擠進自主前十,如此突出的銷量表現實屬不易,而新品不斷的它,要在今年突破48萬銷量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