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銷第一次試乘試駕源自長安
【汽車焦點 快訊】
買車前試乘試駕,這已經成為各大車企慣用的營銷方式。可是,如果告訴您,買車前沒有官方價格,試乘試駕后“請用戶給個價”,廠商再定價,這種“新鮮”的營銷方法恐怕就不多見。如果再告訴您一句,這可不是未來的故事,而是22年前長安汽車開創的中國汽車營銷史上微車第一次試乘試駕的故事,您能相信嗎?
長安之星的微車“皇冠”
故事要從1998年說起,當時的中國微車市場上,長安、五菱、昌河、哈飛四家頻出新品,爭奇斗艷,競爭激烈。
市場的變化引起了公司領導的重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微車舒適性和安全性的需求越來越高,這關系到中國微車市場未來命運的變化,更讓以微車起家的長安所關注。
對于微車的乘坐駕駛體驗,20世紀90年代,馮鞏和牛振合演的小品《“面的”與“皇冠》中,牛振代表消費者的口吻,調侃“面的”既不安全,又不舒適的微車形象,引起中國廣大民眾的共鳴。
誰能帶給中國用戶堪比“皇冠”轎車駕乘感受的微車,誰將摘得中國微車市場的“皇冠”。
1998年代表著長安汽車奪回市場份額,給予消費者微車“皇冠”的“希望之星”——長安之星誕生。這款開創了長安之星系列的車型,發動機馬力達53匹,時速可達140km/h,0到80公里加速只需10秒,裝備ABS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各種國際汽車領域新技術的應用,使得長安之星各項性能指標均超越市售微車。日后,被業內人士譽為“跨世紀的微車精品”、“具有轎車性能的微車MPV”。
但在當時,各家企業新車改款、降價促銷花樣百出的微車市場,“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消費者滿意?長安汽車為此開動了一番腦筋,針對當時汽車企業定價銷售,用戶被動接受的銷售方式,創造性的采用試乘試駕、客戶給價的營銷方式,并決定在我國汽車市場個人購車氛圍活躍的消費大都市成都,以“免費試駕、用戶評車”的活動方式,吸引廣大消費者參與。不經意間,長安開創了中國營銷第一次試乘試駕的先河。
1998年10月29日到11月2日,濕冷的成都阻擋不了全國車迷們的熱情。5天來,6000余位來自成都、陜西、廣東、武漢、唐山、珠海等地的消費者爭相登記試乘長安之星,1600余名持有駕照的車迷試駕汽車。雖然長安汽車一再聲稱試駕活動不賣產品,但還是有300多位急于購車的消費者留下聯系方式,希望長安汽車把第一批產品留給他們,有的消費者甚至還拎著現金,打算試駕過后,直接開走。
長安之星,成都一炮打紅。
微車開出賽車味
長安之星的火熱試駕,不僅吸引了大批車迷前來,國內“車王”也慕名上門試車。10月30日,當年獲得全國汽車短道賽賽站冠軍的王睿攜夫人來到展示活動現場,“車王”開著長安之星在賽道上奔馳一圈又一圈,對長安之星的穩定性留下深刻印象,表示上市后就買一臺改裝賽車。11月1日下午,環球車手周光強慕名前來試車,試駕后,連說兩個很好:發動機很好、外形設計很好,全車感覺不錯,很多性能達到了專業賽車要求。展示活動的最后一天,職業車手白劍和李偉健先后來到展場參與試駕。白劍評價長安之星穩定性好,操作靈活,安全感十足。
微車開出了賽車味,“車王”們的感受成為車迷們的口碑,迅速傳播五湖四海。11月25日深秋的廣州,長安之星開往這片希望的田野。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以及相鄰的澳門、香港等地,消費者持幣待購長安之星。25到30日,長安汽車特色營銷——顧客試駕再次上演,同時發送650份民意測試試卷。在收回400余份試卷中,74.15%消費者對長安之星非常滿意,80.29%的消費者準備近期購買,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一位消費者對長安之星不滿意。特別是來自香港的梁遜榮先生,最初交納5000元定金訂購別家微車,當獲得長安汽車廣州活動的消息后,趕來試乘試駕,對長安之星非常滿意,定金損失全然不顧,成為廣州市場上第一位開走長安之星的客戶。
“微車帥哥”的京城受寵
跨越新千年的春天,長安之星的試乘試駕持續火熱。2000年3月6日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輝,迎來長安汽車的朋友們。長安汽車即將在北京舉辦試乘試駕活動。
8輛嶄新的長安之星在試車場一字排開。僅開始兩天時間,有打算買車代步的年輕夫婦、有在中國經商的外國商人、還有領事館工作人員等400多人前來試乘試駕。一周下來,有近1300人參與活動,北京的汽車租賃公司當場就訂購12輛長安汽車。北京的試乘試駕還吸引到10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們前來采訪,多位愛車的媒體人也紛紛駕乘體驗長安之星。
當時,北京電視臺報道長安之星進京時,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評價: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社會的需求,那種買一輛安全性差、污染大的面包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隨著多功能用車時代的來臨,對于更多的汽車消費者來說,應當看準的是那些無污染、性能更優、經濟實用的汽車。
這段話,既是對長安汽車的肯定,也是對汽車大國時代來臨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