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美图片自偷自拍另类-可以免费观看的曰本AV-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老师叫我揉她内裤越快越好 |www.dnf2021.com

登錄  |  注冊

2018汽車投訴十大關鍵字:庫存車

作者:綜合報道 來源:汽車焦點
3321 0
2019-02-26

  【汽車焦點 快訊

  馬上就要臨近春節了,春節“辭舊迎新”的觀念也是深深烙在人們心中,因此在國人心中,無論是購置衣物、家具,還是買菜等等,都是要挑最新、最新鮮的。

  其實在購車方面也會有新舊的問題。有人可能會說,購車很簡單啊,只要不買二手車,那就是新車啦。其實不然,就算是新車,也會有“舊”的,那就是庫存車。

  雖然目前“庫存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定義,但在汽車銷售行業確實有“庫存車”的說法,一般是指庫存時間超過三個月(自主品牌或國內生產的合資車)還沒有銷售出去的汽車,進口車則為六個月以上。下面汽車投訴網就詳細分析一下2018年庫存車的情況以及庫存車問題的處理、分辨方法。

  其實庫存車不僅僅是指存放時間過久的車輛,還有一些是因特殊原因賣不出去的車。根據在汽車投訴網上搜索關于庫存車方面的投訴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汽車投訴網收到與“庫存車”問題相關的投訴共63宗;收到與“事故車”問題相關的投訴共18宗;收到與“翻新二手車”問題相關的投訴共8宗。由此可見,在2018年的投訴中,經銷商存在“庫存車”的現象最突出。

  在2018年庫存車品牌投訴分析中,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投訴量占據總投訴量的絕大部分,在“庫存車”問題投訴中,自主品牌最高,一共有30宗,合資品牌緊隨其后,有29宗。在“事故車”問題投訴中,合資品牌有7宗,自主品牌有11宗。

  2018年的“二手翻新車”問題比2017年有了很大的進步,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分別為3宗和5宗,和2017年相比有了大幅改善。進口品牌投訴較少,這不僅與所占市場份額有關,也與車主對品牌的要求和汽車質量、服務也有很大的關系。

  上圖是2018年汽車投訴解決完成率表,圖表數據顯示,“庫存車”問題投訴的完成率為63.5%,“事故車”問題投訴的完成率為55.5%,“二手翻新車”問題投訴的完成率為87.5%。數據顯示,“二手翻新車”的問題企業相對而言較容易解決,新消法的保駕護航起到一定保障。而“庫存車”和“事故車”的問題企業投訴處理率較低,可能是因在維權過程搜集證據不足等問題導致經銷商有拒賠的現象,同時也希望消費者在購車時需仔細查看車輛的各方面信息。

  案例:再三叮囑還是庫存車,4S店拒不承認

  2018年6月22日,來自廣東深圳的周女士在深圳東浩風行汽車4S店購買了一輛景逸X6。當時在5月12日選購車輛時,4S店的銷售表示沒有現車,需要交5000元定金從工廠訂車,時間是20-30天左右。周女士也表示理解,但唯一的要求就是提醒銷售不要庫存車。

  結果到了提車那天,周女士在驗車時發現,車輛是2017年9月份的車。周女士很生氣,當初再三提醒銷售不要庫存車,但還是給自己發了一臺9個月的庫存車。周女士不愿意接受,于是讓4S店退款,但工作人員就說這不算庫存車,沒有答應周女士的訴求。

  問題分析:由于汽車“三包”等相關規定沒有對“庫存車”作出明確定義,因此周女士想就此進行退車或換車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汽車投訴網建議,如果消費者遇到類似的問題,不妨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章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三章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通過以上法律法規來與經銷商或廠家進行溝通協商,要求賠償相應的車輛損失。

  解決辦法:在本案例中,經銷商在銷售車輛時并沒有如實告知消費者該車輛是庫存車,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為此周女士可以盡可能的讓經銷商同意以延長車輛保質保養的方式,給予相應的補償。

  從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消費者在這方面都是很被動的,4S店明知故犯已是慣犯,而恰恰庫存車與翻新車的性質卻完成不同,翻新車有新消協相關條例的監管,如果證據充足,可要求廠商退一賠三。

  而庫存車是銷售年限較長的車,也許運氣好,你買回一輛車況良好的庫存車;如果運氣不那么好,買回的庫存車可能在各種油液、線路上都有一定的老化。但無論如何,相比全新車,庫存車買回家之后還是少不了一番打理。作為商家,如果車輛狀況正常的話,一般只會給消費者延保或送保養的舉措,而不會退換車。

  除此以外,現在的汽車市場更新速度飛快,新車上市頻頻,更何況,將近新年,4S店的優惠力度加倍,對此,消費者應該了解哪些車型容易買到“庫存車”。

  第一:銷量很低的車型

  因為銷量低的車型在終端的銷售壓力往往是很大的,許多廠家會把車硬塞給經銷商,而經銷商也要考慮成本,并沒有足夠的室內停車場來放置這些“庫存車”,因此只能停在外面日曬雨淋。

  第二:冷門配置的車型

  這個適用于所有車型,包括熱銷車在內。通常廠家是會根據市場的反饋來決定每款配置的車型生產比例是多少,而那些冷門配置的車型由于種種原因會賣不掉。賣車之前不妨看看自己要購買的車型那些是冷門配置,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

  第三:新、老款同堂銷售的車型

  許多新老車型同堂銷售的時候,部分老款車就會是庫存車,畢竟要么就是老款賣的太火廠家舍不得,要么就是老款根本賣不掉,庫存太大,也要小心。

  通常來說,比較好的經銷商會通過優惠促銷的方式,首先會將積壓的“庫存車”處理了,這也是非常合理的市場現象。但是絕大多數經銷商都不會跟消費者說這是庫存車,更不會跟消費者說“庫存車”是否有問題(因為很多時候經銷商也不能保證庫存車的質量問題),這時,在相互不理解的情況下,糾紛就產生了。

  律師說法:消費者可依據新消法要求三倍賠償

  如果碰到類似情況,汽車投訴網律師顧問團夏磊律師告知,車主可依據《新消法》中的相關規定來維權。

  1.根據新消法的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意思是,如果經銷商在出售車輛時沒有告知車輛的真實情況,如該車為事故車、庫存車、二手車等等,便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2.按照新消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如果車主發現自己購買的車輛為二手車或庫存車,且購買時4S店并未告知這一情況,那么4S店則需賠償車主三倍的費用。

  首先,檢查汽車與其銘牌是否相符:發動機號、車架號、產品合格證及出廠日期,這些都是車輛的“合法身份”信息。合格證上的號碼要與車上的發動機號、車架號一致。從出廠日期上可以判斷其是否為舊車。另外,車型、功率、座椅數量、發動機等均要求說明書與實物一致。如出現不符,車主們不但花了冤枉錢,而且還可能無法辦理驗車上牌手續。

  如果是購買的進口車,應仔細查驗進口貨物證明以及關稅、增值稅等各項應交的稅單。如果買到了手續不全的進口車,一是質量無法保證,二是辦理牌照時會因進口手續不全而無法上牌。

  另外,購車時還應做到心細如針,觀察入微。應當注意和經銷商簽訂較為細致的合同,購車時問清楚車輛是否為新車,最好是將這類條款寫入合同中或采用錄音、錄像的方式進行取證。合同和車輛的出廠證書、合格證書都是維權的重要證據,要注意保留。

  其次,購車時也可以仔細觀察車輛的外觀和內飾,特別是門框的密封條和玻璃的密封條內,如果打開時發現有銹跡或被處理過的痕跡,則很有可能是舊車或問題車。

  作為消費者,除了要了解法律知識,還要學會在購車時如何識別庫存車。

  車主提車的時候為了避免提到庫存車,此時一定要注意檢查車輛的生產日期。而查看車輛的生產日期的方式有:查車輛VIN碼、看玻璃生產日期、看輪胎生產日期,最好是結合這三種方式確定車輛庫存時間。

  首先查看車輛的VIN碼,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車架號,在車輛副駕駛車門的B柱下方有個車輛銘牌,上面由17位的字母加數字組成,而其中第十位就是代表年份,如果第十位字母是“D”,那么就是2013年生產的。

  而光知道年份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確定具體的月份,有些車輛銘牌會把生產日期的年月日都標出來,有部分車輛只顯示年份,這個就要查看車輛玻璃和輪胎的標識了,理論上這三者的時間差異不會太大,如果差異太大那么購買的時候就要當心了。

  汽車玻璃一般都會在玻璃右下沿(側面玻璃和擋風玻璃)標注生產日期,側窗玻璃上會有下圖中這種數字加黑點的標注,數字為年份,黑點為月份,黑點在前用7減去黑點數量;黑點在后,用13減去黑點個數,得出的即為月份。

  上圖中紅色框里的數字“4”就表明車輛是2014年生產的,黑點在數字后,用13減去3(3個黑點),計算出是10月生產的。還有朋友會疑問,“4”到底是指2004年還是2014年呢?一般汽車玻璃的生產周期不會超過十年,而且汽車玻璃都是跟車的,具體可以根據購買的年份來確定。

  在輪胎的外側,會有一串字母加數字的,如上圖凹槽中的“0316”就是此輪胎的生產日期,后兩位16是年份,代表2016年,03代表輪胎是2016年的第3周生產的,3周是21天,不到一個月,所以此輪胎是在1月生產的。

  總結:買賣是在雙方自愿的條件下形成的,如果4S店以欺瞞的方式向消費者銷售庫存車,已經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的條例。

  呼吁:部門應加大違規懲罰力度 企業需自覺車主應自學

  在相關法律仍然不夠健全的今天,呼吁有關部門能夠盡早出臺更為細致的法規。另外,就目前而言,因為懲罰力度不夠,一些廠商對相關法律法規照樣可以不管不顧,所以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建立足夠的威懾力。

  目前,要想杜絕類似違法現象的發生,還是需要靠經銷商自覺,另外也需要廠家肩負起監督責任,建立更加嚴格有效的監管制度。同時,作為消費者,也有必要了解以上的一些汽車相關法規,以后在購車或遇到突發情況時,學會謹慎行事并保留好證據,避免被坑。

分享到:
陸志和 陸志和

作品5058

有新度才會有高度,有高度才會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