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合作 賦能創新—2024汽車創新大會在廣州開幕
【汽車焦點 快訊】
11月16日,2024汽車創新大會在廣州國際車展期間開幕。大會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大會以“合作·創新”為主題,匯聚國內外汽車產業創新項目和資源,吸引海內外專家、政府官員、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研究機構、行業組織代表共同參與。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于廣生在致辭中表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離不開國際合作。盡管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和關稅壁壘給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沖擊,但中國將堅持開放合作的立場不動搖,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全球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安全。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表示,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持續承壓的環境下,在去年的基數已經站上3000萬輛大關的前提下,汽車銷量全年預計能實現穩中有增,在一些細分領域,更是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展望未來,有三個主基調將繼續貫穿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一是技術創新繼續加速,二是市場競爭持續激烈,三是海外市場機會多,變數也多。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逐步深入,中國在全球汽車版圖上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汽車產業也成為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主戰場。相應地,我們面臨的挑戰肯定也會越來越多,試錯的可能也會增多。只要我們擁抱變革,永葆創新的活力和斗志,就一定能夠化挑戰為機遇,在變革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展覽總監劉曉敏表示,廣州汽車展創辦22年來,伴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成長壯大,已經成為國內汽車市場重要風向標,成為廣州市的一張亮麗名片。本屆車展全球主流車企以最高規格亮相大灣區,展會高品質定位持續強化;汽車產業鏈及文化展區全面升級,題材內容更加豐富,順應了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新方向,為汽車產業合作搭建了新平臺。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吳照舒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湖南省重點打造的“4+6”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也是長沙市重點發展的17條產業鏈之一,更是長沙經開區的首位產業。長沙經開區已成為全國領先的汽車產業聚集區,知名企業云集、產業體系完備、配套設施成熟、增長勢頭強勁。
在對話“合作”環節,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政府和涉外事務總監朱彤、江汽集團技術總監張強保、德賽西威市場總監余學濤、前大眾集團全球監事會成員Uwe Kurt Fritsch和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照舒就海外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新合作暢想、自主品牌如何利用創新與合作推動企業高效發展、地方政府在支撐產業發展上的新模式新舉措等話題展開探討。大家認為,外資企業從開放的中國市場中受益匪淺,也積極為中國經濟和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外資企業應積極轉換在華發展定位,緊緊抓住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機遇,不斷深化與中國市場創新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大家提到,全球汽車市場正處于多技術路線變革、多產業融合發展的階段,技術創新、開放合作、跨界融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自主品牌也在不斷加速產品創新,深耕國際化運營,推動實現產業鏈協同出海,進一步加速向全球化的布局。長沙經開區表示,作為產業發展載體,地方政府將統籌創新發展,全力支持企業建設研發中心,推進貿易便利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打造讓企業安心發展的創業樂園。對話由CGTN記者鄭春瑩主持。
在對話“創新”環節,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席忠民、小鵬汽車高級總監袁婷婷、廣州番禺區科工商信局副局長李捷、Bimali Development總經理Mark Hansen就汽車行業創新呈現出的新特點、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和最新進展等方面展開討論。大家認為,當前中國市場正通過技術能力持續創新推動汽車產業不斷迭代,例如電池續航和充電效率提升,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功能不斷完善,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在更大范圍內影響消費者的駕車習慣。大家普遍感受到,中國市場新技術接受度高,伴隨著產業鏈技術不斷提升,中國正成為博世等國際企業重要的創新據點,反哺全球市場。對話由車云網&電動邦創始人程李主持。
此次大會邀請到30位國外業界嘉賓組成的代表團組訪華,包括汽車產業集群及相關企業、專業機構代表等。在接下來的大會議程中,團組嘉賓將參加供應鏈對接活動,發布合作需求,走訪參展企業,了解廣州車展帶來的新技術、新趨勢、新產品,加強與國內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