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報告(2023)》正式發布:格局初顯,拐點未至
【汽車焦點 快訊】
11月18日,在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以“為進化而來”為主題的“21世紀汽車產業年會(2023)”上,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正式發布《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報告(2023)》。
21財經客戶端副總編輯、21世紀經濟報道編委會委員、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院長袁丁在現場發布報告時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觀察、研究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最好窗口。
他指出,中國新造車企業在經歷過萌芽期、成長期之后,2023年進入到第三個發展階段:分化期。在這一階段,新造車企業之間的銷量差距逐漸拉開,新造車企業分道揚鑣。
行業進入分化期,部分新造車企業有望成為行業的頭部玩家,但同時也會加快淘汰賽的上演,部分車企或會因規模過低、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面臨淘汰風險。
新造車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今年前三季度,廣汽埃安、理想、蔚來、哪吒4家新造車企業進入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前10名。
不過,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認為,新造車企業的競爭格局已初步顯現,但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新造車企業長期競爭力尚待形成。
作為數字化智庫型財經媒體領導者,21世紀經濟報道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以先鋒視角關注汽車產業變革,研究并記錄汽車產業發展新路徑。
在《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報告(2023)》中,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選取了12家在2023年正常經營、月銷量超過1千輛、已上市或者已完成一定規模融資計劃IPO的新造車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從市場、業績、智電創新實力、核心差異化競爭力、戰略方向等角度,深度解讀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展望行業發展前景與趨勢。
分化三個梯隊,新造車回歸商業本身
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認為,12家新造車企業已經分化為三個不同梯隊。
第一梯隊的理想汽車、廣汽埃安,市場發展空間與潛能更高;第二梯隊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哪吒汽車、極氪汽車,亟需突破瓶頸;第三梯隊賽力斯(AITO問界母公司)、嵐圖汽車、智己汽車、極狐汽車、阿維塔,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
目前,新造車企業還處在產品完善期,但高端品牌價格下沉趨勢已經顯現。
在多家新造車企業早期以高端產品奠定品牌形象認知之后,價格帶下沉是提升銷量規模的重要路徑。回歸商業本身,規模即競爭力。通過規模經濟、有效降低成本,是新造車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核心。
新造車渠道戰也已打響,部分新勢力開始轉向經銷商模式示好。新勢力已從建立品牌形象轉向比拼運營效率和銷量。隨著細分市場消費飽和、市場競爭加劇,直營模式的重資產特征制約著企業降本增效以及向下沉市場拓展。借力經銷商,可快速進入低線城市,在當地建立起完善的銷售體系,實現資金與時間成本的雙重降低,瞄準下沉市場發力賣車,完成銷量轉化。
拐點未至,盈利決定市值
回顧“蔚小理零”的歷史市值,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認為分為四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上市-2020年):新造車企業雖然進入市場化階段,但前期市場反響有限,市場前景尚不明朗,上市之初股價在發行價波動;第二階段(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新造車企業銷量攀升,造車進展順利,品牌聲量擴大,獲得資本熱捧,新造車企業紛紛創下市值高點。第三階段(2022年):銷量規模增長但基數偏低、持續性虧損造血能力不足,難以支撐超高估值,新造車企業股價開始從高位逐步回落。第四階段(2023年):由于市場表現和財務數據呈現的差異,造車新勢力市值隨之變化。由于銷量的領先和更好的財務狀況,理想汽車行情明顯優于其他造車新勢力。
截至11月17日收盤,理想汽車市值432億美元,蔚來汽車市值137億美元,小鵬汽車市值154.5億美元,零跑汽車市值約為53億美元。理想汽車的市值高于另外三家上市造車新勢力之和。
綜合財務數據來看,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出現明顯分化,其中理想汽車的財務狀況相對健康,并將最先上岸,而蔚來、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至今仍未實現盈利,且暫未出現明顯好轉的跡象。
毛利水平是支撐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但是,在2023年,幾家造車新勢力的毛利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理想的毛利率仍維持在20%的水平,蔚來和小鵬的毛利率則出現持續性下滑,毛利修復壓力較大。
在堅持大額研發投入以提升企業長期競爭力等戰略性虧損的前提下,造車新勢力需要達到30萬輛左右的年交付規模才有望扭虧。
對新造車企業來說,短期銷量、毛利率或承壓,但持續降本增效,并以智能化和產品矩陣打造差異化優勢,同時通過出海戰略謀求第二增長曲線是其長期布局良方。
幾家暫未上市的新造車企業,在一級市場合計融資金額已經近千億。其中,極氪、阿維塔均在2023年收獲了新一輪融資。
其中,極氪有望成為繼“蔚小理”之后第4個登陸美股的新造車企業。由此掀起新一輪的由傳統車企孵化而來的新造車企業上市潮。
競爭加劇,智駕改寫格局
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認為,新造車企業處于產品放量、技術升級的上升周期,平臺升級、智駕迭代、補能優化、開放合作、全球布局,將是下一個階段的競爭關鍵。
“新勢力的優勢在于細分市場的精準定位及靈活的決策響應機制。隨著淘汰賽加劇,新造車企業需從生產、供給、需求、創新等多方面提升企業競爭力。”袁丁表示。
《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報告(2023)》認為,中國新造車企業未來將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中國傳統汽車品牌,合資品牌,新造車品牌的三國演義短期內還將激烈延續,其中,新勢力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力量;
二是新造車企業的盈虧平衡點晚于預期,毛利水平不樂觀,同時又要加大技術和營銷投入,規模是扭虧為盈的決定性要素;
三是高階輔助駕駛正在改寫行業格局,誰能把體驗和成本做到最優,誰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
關于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
為更好地整合并強化資源,做大做強《21世紀經濟報道》在汽車全產業領域的專業度和影響力,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
致力于促進整個汽車產業鏈條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推動和塑造更好的汽車全產業鏈生態 圈,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重點關注和研究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汽車發展的新趨勢,針對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領域,已發布《中國新能源汽車城市發展報告(2021)》 、《頭部造車新勢力競爭力報告(2021)》、《中國智能網聯發展報告》、《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2022中國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投融資系列報告——ADAS供應商篇》 、《2022中國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數》等多份重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