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航汽車董事長遠勤山:亮相粵港澳大灣區車展 展示品牌前沿科技
【汽車焦點 快訊】
2023年6月16日至24日,2023(第二十七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開幕。車展期間,遠航汽車旗下重磅打造的遠航Y6 、遠航Y7兩款豪華轎車,遠航H8、遠航H9兩款豪華SUV悉數亮相,向現場觀眾展示遠航汽車前沿科技。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先生、研發總監王震先生在現場接受了媒體采訪。具體內容如下:
記者:當下汽車產業正快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您如何看待這一行業現象?
遠勤山:我認為國家大力發展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汽車,主要目的是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大家都知道,油車一方面污染比較大,新能源則非常環保,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再一個,油車燒油總有燒完的那一天,總有資源枯竭的那一天,而電車的能量來源可以是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或者太陽能發電,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能現在70%左右還是火力發電,還是得消耗資源。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隨著基礎建設不斷完善,相信未來火力發電會迅速降低,直到完全退出,而來源于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會迅速上升,直到完全替代火力發電。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是,消費者的購買動力很足,因為省錢。電車的使用成本是油車的1/5,也就是電車1公里花費1—3毛,油車基本上0.7—1.5元。假設開車一年油車花1萬元,同樣的公里數電車只需要0.2萬元。
基于這些因素,我認為電動車在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快,在這種趨勢下電動車的成本會越來越低,因為規模大了成本就低了,然后技術又先進了。油車反而是各方面限制比較多,再加上它規模越來越小,成本越來越高,所以這是兩頭,一邊向上走,一邊向下走,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新能源大家很看好、很響應,雖然不賺錢但還都大量投入,為什么油車還在賺錢但是大家還在逐步減少投入。
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先生
記者:您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點是什么?
遠勤山:關鍵點還是產品,我認為產品競爭力有這么幾方面,第一個是產品的設計,首先從外觀設計上就要讓它的顏值很漂亮,大家一看這個車感覺就和一個人一樣長得很美、很漂亮。第二個是舒服,要坐著舒服開著也舒服。第三個是質量要穩定,不管是選擇的合作伙伴還是自己的設計,每一個配件都要經過嚴格測試。
再一個,技術非常關鍵,改革開放以前大家覺得家里有一個黑白電視機就感覺很榮耀了,但現在你看彩電可能都感覺不怎么好了。隨著大家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大家對新事物,智能化、網聯化一些先進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在這些方面如果技術落后可能就沒有競爭力了。我們遠航在綜合技術方面有可能是世界第一,為什么我們敢于說這個話,可能核心的技術比如說有100個,我們有70個現在都是世界領先的,很多的先進技術不能說市場完全沒有,有的有1、2、3,有的有4、5、6,有的有7、8、9,而我們是從1到10,只要市面上有的我們都有了,可能一些市面上沒有的我們還有。
最后一個,成本還不能太高,如果一臺車賣1千萬我估計能賣一兩臺就算不錯了,我們要做的車要讓稍微成功的人都能夠買得起。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記者:遠航汽車具體的優勢技術是什么?接下來在技術研發領域還有哪些比較獨特的想法?
遠勤山:我們的優勢非常之多,比如800V高壓架構,在現有的充電樁上最少比其他品牌車輛節約20%的時間。但是如果在超充樁上就更快了,二十多分鐘就充滿了,充十分鐘跑300多公里。大家以前都感覺充電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有了800V快充后,在充電時間上就大大節約了。
還有人臉識別技術,你站在那里車門就能打開,你坐進去踩剎車車門就會關閉。還有底盤自動升降,你上車的時候它很低,方便上車,行駛的時候就會升高,跑的速度快的時候就會再降低,遇到很差的路況還可以再升高。包括自動駕駛、自動泊車,還有代客泊車等等。
遠航汽車研發總監王震先生
王震:我們開發產品的一個原則,就是聚焦客戶的體驗做我們產品的開發,自上而下做各級系統的定義,最后把整車的一級指標往下分解成二、三、四級指標,最終落實到每一個零部件上面。
剛剛董事長講了大家最關心的新能源的痛點,就是續航里程的焦慮,還有補能的效率問題,在這方面我們采用了800V的全新高壓架構,我們稱之為全域800V,有些品牌的車雖然也有800V,可能只是電池和電機支持800V,其他的高壓部件還需要做電壓的變換處理,這個過程是有效率損失的。我們的全域800V從電池、電機,甚至是電動壓縮機、高壓加熱器全部支持800V,所有的高壓用能部件不需要做電壓轉換,也就不存在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問題,因為只要涉及到電壓轉換就存在一個能量損失的問題。
除了充電速度更快,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大家不易感知到的是安全性問題,大家直觀印象是電壓越高越不安全,實際上電動車曝露出來的問題往往是因為熱管理做得不到位,熱量失控引起了著火問題。我們采用的高壓架構在充電過程當中,相同的充電功率下電流大幅降低,發熱量跟電流的平方呈正比,充電過程中的發熱量就會急劇降低。這樣的好處是發熱量小了,熱失控的風險相對就低了,另外充電過程中對整個熱管理系統的負荷也降低了,這樣節省了電可以跑更長的里程,這是全域800V高壓架構帶給用戶的一個價值。
在補能效率方面,我們800V在超級充電樁的配合下實現最快充電10分鐘續航300公里,可以大大解決充電太慢的問題。有的消費者可能會問市面上到底有沒有800V充電樁呢?實際上市面上有800V充電樁,但目前數量比較少,主流的還是最高支持750V的充電樁,但我們的車充到750V之后電機內部有一個升壓的機制,很好地解決了普通充電樁怎么給我們全域800V充電不滿的問題,體現了我們高端產品向下兼容的優勢。
還有風阻系數,我們把轎車的風阻系數做到0.207同級優秀水平,為什么反復優化風阻,第一個最大的好處是解決了高速時候的電耗問題,車速越高越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克服風阻,風阻系數越低就越能節省電量用來跑更多的里程。
還有流線型的設計,其中一個好處是風噪很低,遠航作為高端車,NVH性能大家很關心,高速上是不是有風噪,我們整個車的外形除了一個好看的顏值,整個線條也很流暢,不但節省了電量,風噪也很小,高速上車內也很安靜。同時我們為了打造出色的NVH性能,采用了多處聲學包設計,比如,全車的玻璃采用了聲學夾層玻璃,在隔聲的同時還能隔熱防爆,所以每處細節我們都聚焦于客戶的體驗。
這樣的例子很多,遠航作為一個豪華車大家更關心他的性能,我們采用800V可以在頻繁急加速或者減速的時候,都沒有性能的衰減,如果普通的車急加速或者急減速的次數多了會發熱進入熱保護的狀態,但是我們的發熱量很小不容易進入熱保護,所以它的性能的極限會更高。
還有車輛加速要快,我們零百加速可以達到3.2秒,不但加速要跑得快,同時還需要有很強的制動性能,我們的轎車輪胎是265/40R21,基本上比普通SUV的輪胎還要大,除了造型的顏值高以外,還具備良好的抓地性能。我們和專業做賽車卡鉗的供應商布雷博合作,前制動卡鉗采用的是固定式四活塞卡鉗,既要跑得快也要剎得住,既要有高性能的卡鉗還要有高性能的輪胎,還要結合能量回收的軟件策略,通過這樣系統化的策略來實現我們豪華車極致的性能。
還有操控性,我們的底盤懸架,直觀能看到的是全鋁底盤、前雙叉臂、后多連桿,這些都是高檔豪華車型才用到的懸架形式和材料。除此之外,還有大家直觀看不到的底盤硬點設計優化的技術,底盤幾何硬點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影響車輛的操控性能,比如,過彎的時候側傾的感覺,高速行使的穩定性,甚至低速轉彎時候的靈活性,都跟懸架的硬點有很大的關系,在這方面,我們前期做了各種大量的模擬實驗,來達到一個最優的狀態。雖然我們車很大,軸距很長,但低速轉彎依然很靈活,不會有那種很笨重的感覺;另外,還有過彎的極限,大家可以去做麋鹿測試,只有親自試駕以后才知道各方面性能怎么樣。
還有空氣懸架,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設置各種各樣的駕駛模式,如運動模式、舒適模式、經濟模式,遇到惡劣路面可以去升高底盤,跑高速、巡航的時候可以自動降低底盤,從而降低風阻,節省能耗,讓我們的車跑得更遠。類似的例子很多。
總之,我們通過和國內外一流專業的供應商戰略合作,一起來去攻克電動車用戶關心的痛點,把這個問題解決,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我覺得這是我們不懈努力的一個方向。當然我們的車輛也可以持續迭代升級,尤其是涉及到軟件方面,我們的車機系統現在看到還有一些做得不太完善的地方,我們的小伙伴們正在不斷地測試優化,這個月底會有一個大版本發布,到時候大家可能會看到我們的車機系統有了一個全新的進化,我們的車輛支持全生命周期的OTA,讓車輛用起來常用常新。
記者:我們知道遠航汽車的定位是要做高端的新能源汽車,但是我知道目前國內的高端汽車新能源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我們此時進入這個市場會不會有點晚,在這種后進入的情況下我們有一些自己什么樣的實力和底氣,能夠去分一杯羹呢?
遠勤山:說到競爭激烈,我覺得只要是未來有前途的產業競爭都很激烈,競爭不激烈的產業就是沒有前途的產業。就像李強總理說的,哪一年不艱苦、哪一年不困難。面對競爭,關鍵還要做好自己、練好內功。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做高端車,主要還是來源于人們對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你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相信科學、發展科技,科技化就是人們生活不斷追求的一個目標。
大家原來可能都感覺高端的車就應該是幾百萬,起碼是七八十萬或者是一百萬以上,但是現在新能源完全打破了這種局面。我2000年就買了兩三百萬的車,后面又買了幾百萬的車,我們公司一百萬以上的車也很多。但我總感覺到原來的車里面還有很多的遺憾,比如說幾百萬的車我認為第二排座就應該像床一樣能躺,但是就沒有這個功能。當然后面在有的進口車上看到了第二排車上可以躺,但躺的角度不夠大。
大家看現在我們的遠航車后面座位放倒可以達到這個程度,而且各方面的技術先進程度遠遠超過了原來幾百萬車的標準,但是價格只有它的20%左右,所以你說競爭好不好?我認為競爭雖然對企業來說是殘酷的,但對于消費者是非常好的,因為能讓大家花很少的錢享受到比幾百萬車的待遇還要好。
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消費者,你做這件事情踏踏實實把它做好,然后你得到回報以后,去買其他的產品你就是消費者,能夠得到先進的產品還很實惠,這就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所以說有競爭才有發展,壓力越大只要不被壓趴下,就會效果越好進步越快。你看中國這幾十年發展多快,尤其是汽車,原來中國的汽車感覺到可以說是低品質的代名詞。再過十年,可能有錢的人買國產車,沒錢的人買進口車。
大家看目前中國的汽車市場,產品規模擴大、技術先進、成本還低,可以讓所有有一定成功的人都能買得起豪車,這就是競爭的結果。所以說在這個競爭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整合世界資源,如果只靠我們自己,可能有人說我們也做網聯化,可能我們自己再做20年也做不到世界最先進。如果做剎車、電子電氣架構,做底盤,可能再做幾十年也做不到世界第一,但是我們通過戰略合作,比如我們把博世、華為、阿里斑馬、本特勒等等世界一流企業的一流技術替消費者整合在一起,比你買一輛車的全部零部件還要便宜,你一個個買肯定成本高,我們整合起來比買零部件還要便宜很多。
記者:對于所有汽車行業的人來說,品牌是非常難打造的。那么遠航汽車如何打造品牌?又是用什么樣的產品來承載品牌?
遠勤山:你問的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最關心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品牌不是說把所有好零件放在一起就能夠成為好品牌。你要把它整體裝配好、協調好,還要來回聯動測試。為什么我們這幾款車要測試300多輛車都要試報廢,就是要通過不斷地測試達到最佳的產品性能。
但是只有好的產品還是不行,我們認為品牌是什么,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消費者感覺你的產品好,品牌就出來了,如果好產品老是放在家里面沒人知道,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說我們為什么要通過這么多媒體進行廣而告之,首先我們認為產品是“1”,把產品做好測試好,然后后面做的功課越多就是在后面添“0”,是10還是10000還是10000000……后面要做很多的功課。但是如果沒有前面這個“1”,產品做得不好后面做得再多都是“0”,都是沒用的。
所以第一個產品要做好,第二個就是要在網絡上宣傳,讓大家都關注這個車確實是個好產品,最好是拿好的競品進行對比,我們甚至希望你說什么車最好,就放在一起對比,把幾百萬的車放在一起對比、甚至對碰,從各個技術方面去比賽。
通過宣傳讓產品有了認知度以后,還要在全國布局實體的門店,不能說讓消費者在上海買車跑到廣州去買,或者跑到北京去買,要在全國部署,我在網上看到你這個車,想實際看一下,看到這個車確實不錯,但是還要試駕一下?,F在我看到這個車看著不錯,用料也不錯,還有這么多巨頭給你背書應該不錯,但是讓我體驗一下是不是真正的好不好,下一步我們會專門提供幾十輛讓媒體試乘試駕。你們(媒體)最好把我們的車跟其他先進的車再對比一下,試駕好了最后再看價格,大家感覺到這比一兩百萬的車還要好,最后的成本是三、五十萬,這樣大家就會開始購買,購買多的話就形成了品牌。光是靠嘴說,產品放在倉庫里面,永遠形不成品牌。
為什么我們去年就有試駕車,到現在還沒有批量,就是因為它在有些的技術上還有小問題,比如說人臉識別,人站到那里3分鐘、5分鐘門都打不開,等半個小時沒打開,這就是有缺陷的技術,還不如沒有這個功能。必須1秒鐘最多2秒鐘打開,你要是2秒鐘以后3秒鐘打開我感覺都是不合格,既然是先進的技術就必須要迅速反應,讓消費者感覺確實好。
包括我們的電動后尾門,目前我伸一下腳它就起來,再伸一下它就關上,十次至少有九次能打開關上,但是消費者試十次才能打開關上三次,這就是技術還不穩定,你不能說讓消費者為了適應你的技術過多地去學習,就是要讓隨便一個人的腳稍微動一下它就能感應起來了。所以說,這個技術一定要好用,讓每一個人、隨便一個人不懂技術也能夠打開。如果懂技術才能打開、不懂技術打不開,這都不叫先進技術。
所以說很多的技術要應用、要好用,比如我拿著自己的手機在幾千公里外就可以啟動我的車,可以讓我當地的朋友開回去,到了目的地再關掉。但是不能搞半個小時關不掉,這都叫有缺陷的技術,不成熟的技術還不如馬上不應用。所有這些先進的技術通過不斷的測試,達到最佳性能后,都要完全體現在我們的車上。
所以說品牌是什么,就是先進的技術、實用的技術,加上合理的價格,大家就都會來買,就會形成規?;?。你不能說我這個是一流的技術,但我的技術是2億一臺車,那就只能自己慢慢放在家里面用,沒人用,不實用,大家都買不起,也不行。要讓稍微成功的人買得起,而且規模還很大、技術還先進,這就是你對社會的貢獻,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這樣干企業才有價值有意義,否則的話可能會生存不下去。
記者:對于智能純電動車,消費者除了關注續航之外還特別關注安全性這個指標。目前遠航新能源在續航方面取得了不錯成績,那么在安全性方面表現怎樣?
遠勤山:安全是我們最關注的一個方面,先進的技術如果不安全的話就是糟糕的技術,就像我們坐飛機一樣,飛機那么大一個鐵東西飛到天上技術非常先進,但不能過兩天掉下來一架,也不能發射火箭發射上去找不到了,這些根本上都是質量不過關。質量有時候比技術還要重要,首先是要不出安全質量的情況下,然后技術越先進越好。
遠航在產品質量、安全技術體現在哪些方面,比如說前面有一個小孩它就會自動剎車,既傷不到別人也傷不到自己,不能前面有一個人你撞到別人,前面是一堵墻把車撞壞把自己也撞傷了。質量好、技術先進的話,就是既幫助別人也更是幫助自己。
還有雷達,遠航車輛車身周邊都布置了雷達,原來是倒車有雷達有自動剎車,現在前進也有自動剎車,包括打方向側邊也有雷達。還有我們的碰撞吸能結構,既能保證車的安全,還能省電,還結實可靠。我們歡迎對遠航這個車前后左右來回碰撞實驗,這就需要技術部門在材料的合理分布方面進行專研,在該輕的地方一定要輕,在該重的地方一定要重。這就和建高樓大廈一樣,不能基礎打得很輕,上面鋼筋混凝土打得很多,反而樓房會容易塌下來。該重的是地基一定要打牢,越到上面越應該更輕一點,對底下的承重更少一些。所以我們在技術方面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研究,把產品的質量做到最優,把各項技術做得更先進,讓我們的車既安全還省電。
記者:現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遠航汽車針對自動駕駛這一塊有哪些規劃?
遠勤山:遠航在自動駕駛方面有著完善的布局,也是我們未來重點發力的方向?,F在主要是輔助駕駛以后是自動駕駛,我們現在在特定的場合人坐在第二排完全可以跑,但是現在的交通法規和道路條件不讓你這樣開,在特定的環境還是沒問題的。我相信未來很多特定的路段會放開自動駕駛,在這方面我們絕對不會落后于競爭對手,我們一定要走到世界的前列。
記者:我看到今天的一些宣傳還有實車,特別是遠航Y6、Y7、H8、H9這些都非常不錯,我想問一下后續的交付時間、門店的布局有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安排?
遠勤山:遠航Y6是今年9月可以交付,H8是今年底之前可以交付。Y7和H9可能要明年6月份之前交付,我們盡量往前趕,但是到底是3月份4月份還是5月份,我們要根據技術的測試來定。因為每一項技術都要測試驗證,現在其實我們四款車都有試駕車,但是試駕車還有很多小問題,還有很多是手工件不是模具件,包括我們現在展車有很多還不完全是模具件,但是我們不能把這些小問題讓消費者去測試,必須自己測試,我們可能要有300輛測試車最后都要報廢處理,花幾個億。
門店布局方面,商超和4S店都要布局,先從一二線城市開始,第一步是全國省會城市加副省會級的50多個城市,加上好的地級市,在今年底要布100個店,一開始可能是商超4S店各一半,到后面商超要占3/4。三到五年要布到1500個店,地級市甚至好的縣級市都要布局,包括在有些一線城市“東西南北中”都要有布局。
至于自營還是代理,我認為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哪一塊地方有好的合作伙伴就讓合作伙伴去做,發揮他的優勢,我們不要想什么錢都要賺,最后可能賺得辛苦效果還不好。但是如果在有些地方我們找不到優秀的合作伙伴的話,我們就自己來干,原則上還是以合作伙伴為主,我們自己為輔。
寫在最后:
通過對遠勤山先生、王震先生的群訪,使我們對于遠航汽車的產品、技術、品牌發展布局有了更多了解,同時也看到了遠航汽車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和毅力。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對于產品、技術等方面的需求也將變得多元化和精致化。相信在遠航汽車的持續探索下,遠航汽車定會爭當行業領導者,為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性發展注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