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公里”與時俱進,江淮跨越K7憑啥能為用戶創造新價值
【汽車焦點 快訊】
近年來,國家通過多措并舉,夯實“穩增長”政策落地,尤其是近年伴隨著基建板塊興起,國內物流運輸行業再度迎來春天。中國卡車保有量逾3000萬,重卡占據三分之一。在這背后,伴隨著國際品牌重卡的跑步入場,加速了國內品牌重卡品質升級的步伐。
重卡遭遇“滑鐵盧”,品牌廠商如何破局?
事實上,由于國五到國六切換、治超治限持續推動等政策影響,2021年上半年已經透支了市場潛在的增幅,累計銷量同比2020年增長28%,行業規模一度達到約104.5萬輛的歷史高峰。故自去年5月份以來,重卡行業單月銷量已形成“12連降”,疊加行業周期、疫情影響、物流受阻等多種不利因素,行業銷量同比連續下滑的局面猶存。尤其是今年4月份,國內重卡行業單月銷量僅4.4萬輛,同比大降77%。同時,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疫情有效緩解,物流運輸與基建重新活躍,重卡在下半年或將逐步回暖。
那么,在重卡品牌多元化的當下,廠商如何破局?資金收緊的用戶購車更看重什么?其實,整車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經成為用戶在選車用車時的首要考慮因素,縱觀TCO全生命周期成本,除了油耗成本外,購車成本、運營費用、運輸效率、意外費用和整車殘值率等亦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
由于用戶TCO價值倒逼,亦促使整個重卡行業不斷加快由傳統制造商,向高端智能、高效經濟、智能安全等方向邁進的步伐,繼而推進物流運輸業的進步發展,為國內物流智能化發展持續賦能。
事實上,整車TCO價值可以從運輸車實際運營公里數方面一窺始末。早些年,國際品牌重卡在整車行駛里程逾百萬公里后,車況依然良好,甚至無大修歷史,這曾令國內品牌重卡望洋興嘆。如今,國內主流品牌重卡百萬公里無大修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故而言之,衡量一款車的TCO全生命周期成本,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否在用戶群體形成“百萬公里無大修”的口碑,這才是運輸車TCO價值的綜合體現。縱觀國內重卡品牌,江淮跨越K7自2016年以高端重卡姿態入市以來,在干線物流、工程砂石、普貨與危險品運輸領域憑借實力受到市場上越來越多用戶青睞。
百萬公里無大修,與時俱進有口皆碑
主跑武漢到成都線路的湖北某物流運輸公司文老板,車隊有十幾輛K7,日常運輸線路經常遇到陡坡山路急轉彎,往返千余公里,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川路上,車隊的K7硬生生跑出了百萬公里的軌跡,車輛良好且無大修,這令文老板嘗到了甜頭,“即便是跑云貴川等耗油的線路,K7也能保持百公里綜合油耗33升的良好表現。”
江蘇無錫某快遞運輸公司車隊肖隊長對K7的時效性頗為滿意。車隊自2016年使用K7跑快遞運輸以來,強動力、快時效成了K7在車隊的代名詞,現役的K7車輛不僅行駛公里數逾百萬公里,出勤率有保障,而且整車動力足、油耗低,舒適度高。
省下的就是賺到的。肖隊長表示,車隊主要運營線路從無錫到天津,主要以平坦的國道為主,一個趟次要跑2200多公里,K7百公里綜合油耗在25-26升區間,比其它品牌能省1-2升油。
省油、可靠、時效快,運營效率高,能為用戶在TCO里創造價值,與整車配置息息相關。縱觀K7配置,堪稱集大成者。
K7憑借“福田康明斯X12發動機+采埃孚12擋AMT變速箱+美馳車橋”黃金動力鏈,低轉速、大扭矩特征顯著,動力充沛,油耗較低,氣囊減震設計的后橋在運輸高附加值貨物時更平穩,減少貨物顛簸與晃動。特別在甩掛運輸中,頻繁的接駁主掛車,底盤高低取決于氣囊調節,更加方便頻繁的甩掛。
同時,K7配置了液力緩速器,即便跑云貴川等崎嶇山區的大長坡亦能游刃有余,安全性能得到了充分保障。再加上免維護康邁輪轂與米其林輪胎,整車配置相當搶眼,在業內收獲了大批“忠粉”。
眾所周知,2016年的重卡市場,駕駛室多為凸地板設計,K7問市便以高頂平地板設計映入卡友眼簾,厚重車門內嵌四級登車踏板,加持寬敞的駕乘空間,司機可以在駕駛室內自由行走,氣囊減震座椅不僅具有通風與加熱功能,還有腰托和雙扶手等貼心設計,能有效緩解司機駕駛疲勞感。此外,多功能方向盤、一鍵啟動、四方位影像、電動天窗、駐車空調、車載冰箱、隱藏折疊桌、中高低音響、小桌板等配置一應俱全。
與此同時,K7在被動安全方面通過了正面擺錘試驗、雙A柱碰撞試驗、頂壓強度試驗、安全帶固定點試驗等試驗。在主動安全方面,K7配置了諸如自動緊急制動、車道偏離預警、前碰撞預警、疲勞駕駛監控預警、行人碰撞預警、自適應巡航ABS+ASR+ESC、電子電氣系統等應有盡有,還擁有全盤式制動器、防爆胎裝置、胎壓監測、360°環視功能,提供高速行車時更全面的安全防護,再加持能夠對車輛進行動態監督的智能車聯網系統,整車TCO價值不言而喻。
江淮跨越K7基于對整車品質的自信,在服務政策方面,實施了發動機10萬公里保養、變速箱20萬公里換油周期、康邁輪端50萬公里換油周期、整車60個月的質保周期,更是讓很多行業用戶怦然心動。
顯而易見的是,江淮跨越K7在國內高端重卡TCO總擁有成本對比分析中優勢顯著,不僅擁有“忠粉”,亦圈“粉”增值,在與時俱進中不斷為用戶創造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