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寒潮雙預警 如何讓您的車生活更有“溫度”
【汽車焦點 快訊】
近日北方冷空氣與南方暖濕氣流激烈交鋒,大范圍的雨雪天氣席卷全國,尤其是東北、西北地區,氣溫更是跌至冰點。中央氣象臺已發布暴雪黃色預警和寒潮藍色預警,中國氣象局也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冰凍、寒潮)的四級應急響應。面對如此寒冷天氣,人們出行紛紛提高車內溫度,同時將愛車封閉嚴實,營造出溫暖舒適的駕駛環境。
可人們在享受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車內空氣污染這一“隱形殺手”。在相對封閉的車內環境中,車內的皮革、紡織品、塑料配件、膠合劑等內飾材料散發出的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易擴散。同時汽車空調的使用頻率增多,車內的VOC的含量也隨著溫度升高而增高。而車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氣體可以給駕乘人員帶來健康風險。按污染程度不同,輕則可以導致駕乘人員頭暈、乏力、咳嗽等癥狀,重則會引發駕乘人員的支氣管炎、鼻炎、肺炎等,甚至是癌癥。
對此,環保部此前發布過《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該指南指出了車內空氣質量的行業技術標準,但這只具有行業推薦性,并不具強制性。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采用劣質、含有有害物質的車用材料進行生產,而車內“有毒”氣體帶來的健康風險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之前就屢有媒體報道部分車型甲醛含量超標,導致車主健康受損的事件。

(車內空氣有機物濃度要求表)
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節能、環保”的生態車型選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2015年發布了中國生態汽車評價規程(C-ECAP)。其中,針對車內空氣質量,C-ECAP以《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標準為0分基準,在限值要求的基礎上加嚴90%為滿分基準,力求推動企業增強社會責任、綠色制造、促進汽車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從而讓消費者能放心消費、綠色消費,使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權益受到保護。
至今為止,C-ECAP已完成7個批次,26款車型的生態評價,為消費者健康購車、綠色消費提供了參考。在未來,C-ECAP將繼續堅定不移的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中國汽車行業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提升汽車行業綠色生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