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會撩撥年輕人的心 第七代伊蘭特對比軒逸
【汽車焦點 快訊】
隨著最后一批90后邁過20歲的門檻,一大波90后已經步入了結婚、生子的道路,同時也逐漸接過買車,買房主力軍大旗。大家逐漸意識到:老一輩眼里年輕稚嫩的90后也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于是乎,各大品牌紛紛把橄欖枝伸向了他們,但是,這屆年輕人早已迥然不同,他們眼光毒辣,能一眼看出你是老調重彈還是誠意滿滿的創(chuàng)新;他們卓爾不凡,僅靠單一性質的創(chuàng)新已無法跟上他們前行的步伐。在他們看來,二、三十歲的年紀,正應該勇敢的放飛自我,閃耀奪目,追求極致……因此,想要把好這瞬息洪流里的時代脈搏現在看來絕非易事。

但這次脫胎換骨的第七代伊蘭特做到了。它鋒芒四射又實力超群,為正打算購買這個級別車型的年輕消費提供了上乘之選。不過也有人問,同為緊湊級轎車的第七代伊蘭特,相比目前在這一領域同樣當紅的軒逸,勝算幾何?今天,我們不妨拿出兩款車目前最走量的配置,指導價14.18萬的第七代伊蘭特旗艦版和指導價14.30萬的軒逸奢享版,來細細品鑒一番,看看究竟哪一款更“出圈”。
家轎市場沒有顏霸,中規(guī)中矩已是萬全之策?
軒逸作為東風日產轎車系列的頂梁之柱,其受重視程度絲毫不遜色于天籟,甚至在銷量上還要更勝一籌。然而,作為這一級別的標桿型選手,用戶每每提及軒逸,總要吐槽它那佛系至極的設計,即便現款車型已然點綴了些許家族設計元素,也依然差強人意。

相較之下,第七代伊蘭特的身姿非常養(yǎng)眼,修長的身形,上揚的腰線,靜靜佇立就帶著鶴勢鴻姿,蓄勢闖天涯的氣勢噴薄而出。究其根源,第七代伊蘭特的車身采用了現代汽車最新的“感性運動”設計理念,并以“參數動力”為設計關鍵詞,在外觀上大量使用了參數化和幾何元素的形狀,從寶石的線條、光彩、形面中汲取了大量設計靈感,兩側楔形的LED大燈、夸張的折面元素、層次感極強的內凹造型,細節(jié)之處昭示著它不甘于平庸的野心。

上市至今,從市場表現來看,第七代伊蘭特顯然被不少年輕人所推崇——至少,與大多數“千篇一律”的同級別車型相比,它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鮮明特征。
定位年輕=配置單薄?不存在的。
面向年輕市場的家轎,往往受限于價格因素,在配置方面稍顯吝嗇。然而,第七代伊蘭特卻不落入俗套,在配置上延續(xù)著厚道路線,也以一己之力拉高了緊湊級家轎市場的入局門檻。
進入車里,不僅可以看到雙10.25英寸的智慧大聯屏、中控臺上的觸摸板、飛航式換擋桿等科技感營造利器,還有64色氛圍燈、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以及觸控板式空調,目之所及,不僅處處彰顯著設計感,也自帶著豪華屬性。智能化配置方面,第七代伊蘭特還搭載同級最多的23項ADAS智能配置,堪稱擁有同級最強的輔助駕駛系統,能夠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可以說,整車將誠意一以貫之,無疑將給家轎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再看軒逸所搭載的NissanConnect 超智能系統內置,搭載了高德地圖車機版、酷我音樂以及智慧加油等等,整體使用體驗同樣不錯,但是,僅以屏幕為例,就可以窺見端倪。軒逸的智能化配置質感平平,界面稍顯山寨,仿佛不是原廠標配,而是用戶自行在小作坊加裝的。

如果把對比的范圍擴大到中低價格區(qū)間,差距還會愈發(fā)鮮明。遙想新一代軒逸上市之初,呼聲一度很高,但上市后卻反響平平,究其原因,就在于低端車型的配置閹割過于嚴重,大大低于消費者此前的預期。以2021款 軒逸1.6L XE CVT舒享版為例,其剎車提供了前盤后鼓的配置,并且僅配備腳剎,全系均沒有配備電子手剎。相較于第七代伊蘭特配備有電子手剎+AUTOHOLD功能,不僅讓駕乘體驗更便捷,也讓整車的質感相應提升,在這個維度上比較,兩者仿佛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還要拼運動性能嗎?行。
或許是由于設計方面過于出彩,韓系車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優(yōu)秀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第七代伊蘭特搭載1.5L(CVT)與1.4T(7DCT)兩套動力組合,其中,1.4T發(fā)動機的最大馬力為140匹,峰值扭矩則為211N·m。相較于軒逸的135匹,159N·m峰值扭矩,僅從數據層面對比,就已然高下立現。
實際體驗上,在起步階段,第七代伊蘭特的油門反應異常靈敏,渦輪的介入足夠迅速,在其最大扭矩釋放的瞬間,能感受到明顯的推背感——對于崇尚速度與激情的年輕人來說,這款車能帶來非常明顯的愉悅感;同時,得益于車身的低重心設計,第七代伊蘭特可以提供轎跑般的駕駛姿態(tài),再加上轉向精準靈活,懸架的調校也傾向于運動化,極大地滿足了那些追求刺激和運動極限的年輕用戶。

客觀的說,家轎這塊市場,被差強人意的“差不多車型”霸屏了許久,然而,記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前浪們終會面對后浪們的一波又一波沖擊。第七代伊蘭特,坐擁不俗的戰(zhàn)力值,完全有實力向軒逸發(fā)起挑戰(zhàn)。一言以蔽之,第七代伊蘭特已經把這個級別該有的智能化和高級感平衡到最佳水準,并且在設計上一如既往的出挑。更何況,身為對手,伊蘭特也不算新人,僅在國內就坐擁470萬用戶青睞,如今在口碑基礎和軟硬實力的協力加持之下,完全有資格對家轎銷量TOP的位置虎視眈眈。(綜合-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