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黑科技 第七代伊蘭特對比軒逸
【汽車焦點 快訊】
在科技圈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真正的科技就是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在駕校教練常說“看不見的危險,才是最致命的危險”。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如今在10萬元級別的家轎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看不見”的科技配置,不僅能應對人們“看不見”的危險,還能讓旅途更加輕松、愜意。

去年上市的第14代軒逸,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了7個方面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并且還提供了帶有語音交互功能的中控系統,通過更多智能化的技術提升車輛安全性和便利性。在前不久剛剛完成的2021款年式變化中,又在外觀細節和智能舒適配置方面進一步強化了其在主流合資家轎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這款被稱為“智享升級”的新軒逸,面對以“鋒芒立享”之名回歸的第七代伊蘭特,還“香”得起來嗎?
看得見的屏幕背后,是看不見的智能科技
現如今,車內屏幕是一款車帶給人們科技感最直觀的方式之一。頂配的第14代軒逸在傳統機械儀表盤中間加入了一塊7英寸的屏幕,同時除了最低配之外,其他型號配備了一塊8英寸的中控屏。有了這兩塊屏幕的加入,讓以往只能講究經濟實用的家轎用戶也能擁有更便利的使用體驗。

相比之下,第七代伊蘭特從主銷的車型開始就標配了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再加上全系標配的10.25英寸中控屏,組成同級獨有的雙大屏顯示系統,配合多種駕駛模式下的顯示風格,以及豐富的個性化頁面定制功能,為用戶帶來更有沖擊力的視覺體驗。

對于軒逸來說,伴隨這塊8英寸中控屏的同時還新增了語音控制、遠程控制與監測、在線媒體播放、導航等服務,這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但與第七代伊蘭特相比卻還要遜色一籌,盡管2021款軒逸已經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空調,但遺憾的是仍然不能像第七代伊蘭特那樣通過語音來控制車窗,更不要提后者還能更接近用戶語義所作出的一系列智能化操作了。

相比之下第七代伊蘭特的第三代智能網聯系統更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出發,用戶僅需要用手機上的BLE藍牙鑰匙解鎖車門,上車后就可以直接將手機放在無線充電板上了,設置導航、調節空調和車窗、播放喜歡的音樂,甚至連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都僅需通過語音完成,用戶不僅不再需要隨身攜帶傳統車鑰匙,通過強大的語音交互、智能化的網聯系統,駕駛過程中甚至可以真的不再拿起手機。
看不見的危險背后,有看不見的科技保駕護航
駕駛盲區特別對于新手來說是個極大的安全隱患,于是泊車雷達和影像已經成為了很多年輕用戶最期待的配置之一。然而第14代軒逸僅在頂配型號上提供泊車雷達,最入門的型號也不提供倒車影像功能。相比之下第七代伊蘭特更加從用戶角度出發,不僅全系標配了倒車影像,而且還同級獨有提供了SVW360°全景影像。此外,在行駛狀態下第七代伊蘭特還擁有DRM后方顯示系統、BVM盲區顯示系統,讓車外盲區在兩塊大屏幕上一覽無余。

第14代軒逸新增的7大駕駛輔助功能同樣是面對用戶“沒看到”或“沒注意”引發的交通事故,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其中的兩項之外,其余都只能提供警示的預警功能,并不會為用戶提供輔助操作。

而第七代伊蘭特搭載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不僅擁有同級最多的23項ADAS配置,而且利用更加智能的方式配合用戶安全駕駛、化險為夷。

像是上面提到的駕駛盲區,第七代伊蘭特還同級獨有BCA盲區防碰撞輔助、LKA車道防偏離輔助和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輔助功能,讓用戶無論在行駛中還是停車時都能及時發現盲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車輛也會自動進行智能分析并輔助控制車輛,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不知不覺中幫助用戶遠離危險、安全駕駛。

此外,通過NSCC基于導航智能巡航控制,車輛不僅會根據導航信息判斷當前路段的限速調整車速,還能在彎道中確認彎道角度并自動減速,實現全速域、多路況的智能自適應新航。而在前文提到的LKA基礎上,第七代伊蘭特又新增了LFA車道居中保持功能,即在不偏離車道的情況下,全速域自動保持車輛在車道內居中行駛,更進一步提升駕駛時的便利體驗。到了高速路段,還可以開啟HDA高速公路駕駛輔助功能,以一鍵的方式讓車輛實現智能巡航和不偏離車道的兩大維度駕駛輔助,一切都在用戶不經意間完成。

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曾經出現在人們大腦中的“科幻”畫面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哪怕是僅為10萬元級別的家轎用戶,在今天也能享受到智能科技帶來的更多安全和便利體驗。第七代伊蘭特的鋒芒登場,的確讓“智享升級”的新軒逸有些黯然失色,但其實這正是更多普通消費者希望看到的景象,當一個傳統家轎市場的科技樹被點亮,才會有更多的家庭用戶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