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美图片自偷自拍另类-可以免费观看的曰本AV-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老师叫我揉她内裤越快越好 |www.dnf2021.com

登錄  |  注冊

寧述勇:一部加速行駛的油電混合汽車

作者:綜合報道 來源:汽車焦點
711 0
2018-06-14

  【汽車焦點 快訊

  寧述勇8年前剛從IT行業轉戰汽車圈的時候,一位老記者問:"你原來是什么圈子的?"寧畢恭畢敬地回答:"原來是IT與通信圈的。"對方又問:"那你到我們汽車圈能行嗎?"寧繼續謙遜作答:"俺會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刻苦學習的。"三年后,老記者又一次見到寧述勇說:"汽車和IT互聯網正在走向融合,你的時代到來了!"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也是汽車工業正在發生的大勢。八年后的今天,經過吉利、沃爾沃和觀致汽車的錘煉,寧述勇成了汽車營銷圈的一名老兵。而知道他過去在IT圈叱詫風云的科技記者們,則會敬佩寧述勇這些年"永不停步""勇往直前"的精神:明明可以在新華社繼續做大記者,偏偏要去摩托羅拉和索愛手機打工;明明可以在北京家門口做中國區副總裁,卻跑去上海做跨國公司亞太區營銷負責人,代價是冬天凍成狗;明明可以在IT圈頂著光環混下去,卻要跑到汽車圈去做一個學徒。寧述勇總是從一個高處跳到一個正在上升的低點,然后再繼續揚帆啟航,這可能就是他的性格或者宿命。可惜,這樣的一個人不炒股票。

  這種性格和勇氣,終于讓寧述勇在10年IT通信業的從業經歷后,又在迎面而來的汽車變革大潮中砥礪前行。他既是媒體人,也是外企高管成功轉型的樣板。用他自己的話說:"在48歲本命年到來的時候,經過那么多辛苦和磨練,我終于把自己打磨成了一部油電混合汽車,沖向人生和職場的一段全新旅程。 "

  縱觀二十多年的職業經歷,寧述勇有老一輩媒體人的客觀冷靜,有職業經理人的睿智練達,有創業家的激情澎湃,開市場、打硬仗、定方略,他走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而又收獲滿滿。寧述勇說,我不是紅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唯一的本事就是"做人做事",靠"創造價值"來安身立命。

  "不安分"的新華社優秀記者

  1993年,剛剛從中國新聞學院畢業的寧述勇,同時收到新華社與博雅公關(中國)的offer,他選擇了加入新華社國際部。剛開始最艱苦,俗稱"大夜班"實際上是凌晨三點上班,到早上八點前搜集和匯總全球最新新聞,然后向全中國媒體發布,可以說,寧述勇和他的小伙伴是中國最早知道全球最新動態的媒體人。1996年,他被派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擔任駐外記者,負責報道總統府、外交部和經濟部新聞,歷經拉莫斯和埃斯特拉達兩任總統,也算半個菲律賓事務專家。

  新華社工作期間,寧述勇報道過北愛爾蘭和平談判、阿以和談、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峰會、江澤民主席訪問菲律賓、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雙邊會談、東盟部長會議、菲律賓大選等。央視大名鼎鼎的水均益就是寧述勇國際部的同事。在新華社工作,大家都說,上能見總統,下能刷馬桶。六年間,寧述勇對國際地緣政治和中國國情都有了相對深刻的理解,培養了自己戰略思考和善于溝通的領導力。他與新華社同事合著《東南亞金融危機》一書,練就了深厚的媒體人專業素養。

  1999年,從菲律賓回到北京,寧述勇迎來了升職機會,但可能是當年與公關公司擦肩而過的緣分未了,他做了個影響其一生發展的決定——放棄"鐵飯碗",進入商業組織從事品牌傳播工作。放到現在來看,這個決定無疑是大膽而又正確的,從優秀媒體人轉型到企業,汽車圈里的例子屢見不鮮,由《中國日報》高級記者到羅德公關再到林肯高管的毛京波,現任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裁的鄭杰亦曾經供職于新聞機構。巧合的是,以上二位與寧述勇是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 商學院的同班同學,這在車圈還是鮮為人知的秘密。

  到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去

  到體制外闖蕩需要勇氣,對于一個三十而立的年輕人來說,打破鐵飯碗的勇氣和魄力彌足珍貴,新華社積奠下的深厚功底讓寧述勇具備了打硬仗的能力。

  1999年,當時中國最好的外商投資企業摩托羅拉中國公司公共事務部正在招聘展覽經理,面試官是大名鼎鼎的時任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的賴炳榮先生。這位伯樂從交流中發現了寧述勇的潛力,讓他嘗試做企業媒體關系。讓賴先生沒有看走眼的是,僅僅一年時間寧述勇就升任了部門負責人。

  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需要一個好的平臺和起點。如果說新華社是黃埔軍校,摩托羅拉就是寧述勇的第一場北伐。摩托羅拉當時是中國最大最成功的跨國企業,在賴先生的領導下如日中天,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的典范。在這樣優秀的企業和總裁身邊工作,寧述勇一下子接觸到了公司頂層戰略和最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每每說到這段經歷,寧述勇總是對新華社和摩托羅拉充滿了感恩之心。

  在摩托羅拉四年多,寧述勇系統地接觸到企業品牌傳播的各個維度,工作范圍涵zh蓋政府關系、媒體關系、投資者關系、品牌戰略、網站管理、展覽與活動、員工關系、企業公民責任、知識產品和法律議題管理、危機處理等。最漂亮的戰役是中國加入WTO,摩托羅拉前期做了美國方面很多工作,入世當天寧述勇策劃在北京總部大樓打出了"摩托羅拉恭祝中國入世"的大幅廣告,并且力邀摩托羅拉全球CEO立即訪華,向國家領導人匯報摩托羅拉未來5年在中國的投資發展戰略,受到中國政府的贊揚。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布局是2001年在成都西區建立摩托羅拉軟件研究中心,這是成都的第一個外企,后來引來了Intel到成都,現在成都已經有200多家跨國企業入駐。所以,寧述勇總愛說:"成都是我的第二故鄉"。

  下基層,37歲當上跨國公司副總裁

  2003年,在摩托羅拉發展如日中天之時,寧述勇做出了新選擇——加盟索尼愛立信,原因是寧述勇認為在摩托羅拉每天參與的都是頭部大戰略,而想做好一個將軍,必須首先自己會打仗,因此他決定到前線做連長去。

  索尼和愛立信合資之后,第一批日本和瑞典管理層聯合干了半年,但是銷量并無起色,甚至被曝出手機存在質量問題。危難之際,寧述勇走馬上任,與其他4位領導層成員抓住音樂手機和拍照手機崛起的時機,迅速扭虧為盈,經典T618上市當月扭虧為盈,2003年實現全年盈利,到2004年就把前幾年的虧損全部甩掉,索尼愛立信品牌成為大街上的流行文化,市場份額從倒數到中國No. 4。同年,索尼愛立信成為世界女子網球巡回賽全球冠名贊助商。他搞的情人節"黑白對機發布會",到現在很多數碼老記還念念不忘,經常給現在各手機品牌提及。2006年1月,37歲的寧述勇晉升為索愛中國區副總裁,公司發言人。

  此后幾年,索尼愛立信品牌形象急速上升。寧述勇還開創性地引入互聯網媒體進入朋友圈,這在當時是個創舉,索愛的新聞經常占據互聯網媒體的頭條。沿著互聯網思維,寧述勇在IT168上建立"索愛手機論壇",不到半年吸引了全國各大品牌的100多萬用戶成為粉絲,諾基亞和三星也曾效仿但都失敗。寧述勇還在新浪上首創互聯網直播發布會的打法,現在這種打法早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在當時,盡管帶寬不夠,盡管專題頁面非常簡單,但這確是營銷的創新,全國的記者在家里或辦公室都可以收看索愛手機發布會并提問。索愛當時還邀請全國大學生參加"索愛手機設計大賽",回頭看,當時做的其實就是今天大家說的"粉絲經濟,互動營銷,圈層營銷",是互聯網和用戶思維,后來被小米等移動互聯網企業玩嗨了。

  寧述勇比較擅長的還有危機處理,電子產品事情多,寧述勇在消費者和政府機關間跑斷腿,為公司避免數次產品回收,最大一次挽回約一億元人民幣的損失,因為戰功卓著,寧述勇在37歲那年被晉升索愛中國區副總裁。

  從B2C到B2B,擔綱13國公關及市場業務

  寧述勇是個很簡單的人,因為簡單而很快樂。索愛期間,他到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商學院攻讀EMBA,后到全球名校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學習營銷。這一切都源于內心深處一個天真的疑問:為什么中國人只能做中國區的領導,為何不能像新加坡、印度和香港地區的人那樣做亞洲區甚至全球的leaders呢?

  就是因為腦子里有這樣的因,所以2007年9月,他接受了美國陶氏化學公司伸出的橄欖枝,擔綱亞太區公關與市場負責人,直接匯報給陶氏化學亞洲區總裁和全球公共事務部副總裁。

  在陶氏化學任職期間,寧述勇領導50名公共事務經理,統領分布在13個國家和地區及各業務單元,包含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到東盟國家等。期間,他負責全球品牌運動"人元素"和"為水全球長跑"等可持續發展項目的計劃和推廣,制定和執行陶氏化學的網絡營銷戰略,從技術營銷轉向市場營銷和可持續性發展營銷。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他還主導了陶氏化學北京奧運會客戶招待計劃。

  從B2C到B2B,這一步跨越不可謂不大。但在寧述勇看來,他收獲了亞洲區多元文化和多元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經歷,了解了上游大宗工業品的特點。工作上還有很大的獎勵,比如與美國前總統卡特和明星吳彥祖一起在四川參加公益事業,比如帶領客戶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他說,坐在鳥巢里離國旗十幾米遠的地方,看著張藝謀導演的大型煙花模擬腳印踩著五彩祥云進入鳥巢, 寧述勇的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大家一起高聲喊:"中國,我愛你!"

  "四十不惑",開啟汽車人生

  2010年春天,正在陶氏化學端坐亞洲區營銷負責人的寧述勇,偶然從新華網上看到吉利要并購沃爾沃的消息,中國要開始擁有自己的全球豪華汽車品牌了?這個消息令他非常振奮。2010年5月,寧述勇毛遂自薦加入吉利控股集團,被任命為李書福董事長的助理,集團副總裁,并擔任沃爾沃并購項目發言人。2010年8月2日,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最終交割儀式在倫敦舉行,以13億美元現金外加2億美元票據的支付方式完成了對沃爾沃的全部股權收購,彼時這樁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海外并購成為圈內圈外最熱門的話題。

  并購結束之后,寧述勇加入沃爾沃中國區擔任企業傳播副總裁,開始輔佐沃爾沃踏上品牌復興之路。他一改沃爾沃保守的形象,積極嘗試品牌傳播創新,在沃爾沃傳統的品牌標簽"環保"與"安全"基礎上,打造"人性化科技"新標簽,贏得國內不少高知和互聯網客戶的喜愛。一方面,他發掘了沃爾沃汽車的"車內空氣質量"這一軟實力,并和總部研發一起把"北歐兒童級車內空氣質量"賣點變成了沃爾沃的標配,這在過去只講硬件的汽車圈是個創舉,更符合沃爾沃人性化創新的品牌精髓。另一方面,他把沃爾沃的品牌標簽"安全(safety)變成了"安全感"(security)的傳播,將對生命的尊重放在首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黑科技方面,他率先在北京西六環進行了沃爾沃自動駕駛實際道路測試,這到目前還是中國首例。此外,寧述勇還積極嘗試把外企成熟機制與國內接地氣的打法相結合,主導成立了"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團隊在預算很少的情況下,積極保護和提升了沃爾沃的品牌形象,甚至XC90上市的廣告語都是他的團隊零成本創造的。他把XC90定義為為"全球第一款互聯網汽車",可惜好像自動駕駛和互聯網汽車概念沒有被沃爾沃后續團隊給守住。

  作為李書福的助理(而非秘書),寧述勇還負責李書福董事長的對外傳播與交流,將其塑造成全球型商業領袖,而非只在中國的汽車圈。例如,在2014年《財富》論壇期間,他積極安排李書福與世界著名大學教授、百威啤酒、杜邦化學等跨界500強CEO進行接觸與交流,他幫助李書福在烏鎮峰會上提出吉利控股集團要做世界前10大汽車工業集團的定位和宣傳。在國內,寧述勇積極把沃爾沃擴展到IT與互聯網圈,連續兩年邀請李書福出席極客公園科技峰會,與小米雷軍、蘋果聯合創始人同臺演講,并積極策劃李書福出席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并做主旨演講,使得吉利成為汽車圈第一個參加烏鎮互聯網峰會的企業,對于突出沃爾沃和吉利汽車的黑科技領先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啃硬骨頭打硬仗,打造"中國新高端"

  2017年,寧述勇迎來了在沃爾沃的"八年之癢",因為在沃爾沃汽車面臨職業發展天花板,這一次,他選擇了一個幾乎被市場遺忘的品牌——觀致汽車,擔任其市場與傳播執行副總裁、銷售公司副董事長。他快速組建了一支高效率、能打硬仗的團隊,目標就是把觀致這樣一個優秀品牌重新帶回到消費者的視野。

  加入觀致以后,寧述勇成功地處理了觀致汽車積攢的各種負面,凈化了互聯網輿論空間。他以"中國新高端"重新定位觀致品牌,設計獨家IP品牌傳播 "瘋狂的觀致",快速拉升品牌影響力,通過大量正面內容的制作和分發,帶領觀致以自信和陽光形象重回媒體和消費者視野。

  他重點發力市場營銷領域,積極開展基于客戶的CRM工作,維護車主論壇等主要陣地,下沉營銷渠道,極大地團結和調動了廣大車主和主要4S店管理層的積極性,研究并實踐汽車新零售商業模式,斬獲30000臺訂單助力公司銷售與轉型。另外,寧述勇積極引入5G作為觀致品牌和產品背書,開始車載5G應用的開發,使得觀致成為第一個擁有5G實驗設備的汽車企業。

  2017年底,寶能集團取代傳說中的四川宜賓市政府,強勢入主觀致汽車,寧述勇出于職業發展和回北京等多重考慮,與其它管理層一起提出了辭職,但被挽留幫助新舊股東過渡期間的傳播工作。北京車展后,寧述勇離開觀致,據說即將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投資人一起創業。他說,在觀致的時間有點短,太極拳才打出了第一式,但也感覺收獲滿滿,尤其是把一個人心渙散的團隊重新燃了起來,他祝福新觀致走向成功。

  寧述勇的下一站,打工還是創業?

  國家機關工作過,外企帶過,民企呆過,本命年的寧述勇下一站要去哪里?他的好朋友們都在猜測。有人說他將去傳統車企,有人說他將去造車新勢力,也有人說他讀完上海高金的金融EMBA要離開汽車圈去做金融了。

  如今,新能源汽車領域資本風起云涌,新產品層出不窮,這個朝陽產業還擁有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多位汽車圈大佬摩拳擦掌,原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沈暉創建了威馬汽車,涉足智能電動汽車;易車董事長李斌創建了蔚來汽車;上汽CTO張海亮創建了電咖汽車;原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付強創建了愛馳汽車。寧述勇會不會也走同樣道路,不得而知。

  縱觀20年職業經理人生涯,寧述勇按照計劃把自己從媒體人蛻變成了跨界型國際化管理人才。他從不安于現狀,積極擁抱時代變革,不斷轉型突破自我,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忘充實自己,先后攻讀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 EMBA、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管理學院 EDP(企業高管培訓項目)、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三道智商國學院、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金融EMBA,以眾多領域專業理論知識,結合多年在新聞媒體、IT與通信企業、汽車行業的實戰經驗,他正把自己打造成一部強大的"混電汽車"。

  寧述勇的下一站,拭目以待,值得期待。

分享到:
陸志和 陸志和

作品5058

有新度才會有高度,有高度才會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