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ME7預訂車主:先鋒藝術家Wayne Lee李偉的后浪人生
【汽車焦點 快訊】
獨到的觀點,自我不猶豫的態度是他成為中堅力量的基石。
而天際ME7,在他眼里,恰是一流技術和一流藝術的完美匹配。
他是Wayne Lee李偉,先鋒藝術家、光合作用空間創始人。這是一個前衛探索者的故事——
“真正站在用戶角度,不要為藝術而藝術”
Wayne Lee李偉——先鋒藝術家光合作用空間創始人
李偉從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早在他于南京藝術學院學習環境藝術時,“讓藝術可實現,做一個不一樣的設計師”的想法就深植于心:“那時候我發現中國學藝術更專精于‘想’,而在國外,學藝術不僅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更要‘做’,要有深厚的數理化知識、甚至是編程的功底,來讓藝術作品實現出來。所以打算本科畢業后去當時全球第一個數字藝術學校、電腦動畫領域(計算機模擬技術)的先鋒院校——加拿大瑟丹學院(Sheridan College)深造。”
為了更“接近”夢想,2001年,李偉來到上海尋求藝術事業。
他當過中國第一代閃客,拿過國際信用卡組織投資,在曾經MSN和QQ大行其道的通訊時代,嘗試開發過“微信”……多年的互聯網經驗,讓他深刻理解:不要為藝術而藝術,更不要創造需求,而是真正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用他的話叫:“站在用戶體驗視角,用極大的熱情和心智創造驚喜”。
在李偉看來,設計領域有很多“走入誤區”的案例。并不是標新立異就是好的設計,嘩眾取寵而沒能真正理解到設計的初衷是可悲的,討好甲方往往會背棄用戶。“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升級和突破自己的認知邊界,不僅是為了創造一個設計而是努力創造一個價值。”
他也曾走進過這樣的誤區,為了產品可視化,追求酷,而沒有考慮到用戶的審美和使用體驗。
在用車上他也有著同樣的追求。面對汽車,他也堅持著這樣的理念:一臺車的設計一定是要建立在用戶體驗的基礎之上的,其次才是對于品質的追求。
“天際ME7有一點比較打動我,靠近車身大約10米時,車子就能自動開啟迎賓燈光,就像在跟你打招呼一樣。打開車門座椅會自動往后移動,方便上車,上了車自動刷臉識別駕駛者,自動調節座椅角度、后視鏡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讓我感覺比較貼心,也很驚喜,看得出來工程師真正從用戶使用體驗的角度去考慮功能的設計。”
天際ME7預訂車主——先鋒藝術家 光合作用空間創始人Wayne Lee李偉
“未來汽車,是科技與自然的融合”
“我現在想得更多的是,為城市而設計,為公眾而設計。”
李偉認為,在城市中,一個好的公共空間設計,能最大程度上提升人們的生活審美。“通過一件有意思的設計,把大城市原本隔閡的人與人連接起來,這在我看來是比獲得任何獎項更重要的肯定。”
用設計提升公眾審美的理念,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輕易感受到。
可展示的時光——一座“空”博物館
“這是一座空的博物館,我們希望這里變成承載大家回憶的空間,可以是一段音樂,可以是只言片語。”李偉表示,“每個人在上海都有一段自己的心酸奮斗史,真正寶貴的是記憶。”
屋禮廂——垃圾房變身屋里廂
“我們用互換的概念,把廢棄的垃圾箱房變成了鄰里交換禮物的空間。”在李偉看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國家最好的名片。
作為“移動生活空間”,汽車對于李偉,當然也是一個可以盡情發揮藝術創造力的場所。“我家里有一輛轎車,后來又添了一輛商務車。我曾經花了一半的車價去改造這輛商務車。因為我覺得內部空間太簡陋,僅僅是作為功能在使用,并沒有所謂的舒適度可言。”
當然,他對于汽車的要求可不低,“未來汽車,我認為是科技與自然融合。有些合成材質,僅滿足于需求,尚未達到完美舒適度,這也是我曾花車一半的價錢去改裝車的原因。”當提到為什么要預訂天際ME7,他說道:“一部好的車,一定是一流技術和一流藝術的完美匹配。這就是我預訂天際ME7的原因。”
天際ME7造型設計出自前保時捷設計師HakanSaracoglu之手,一經推出便斬獲了工業設計“奧斯卡”——德國iF設計獎。采用“先鋒重構美學”設計語言,天際ME7全身流暢的曲面、運動感的姿態,無一不傳遞著品牌的先鋒態度和進取精神。
在天際ME7的品牌DNA上,我們似乎找到了,與李偉身上那種先鋒精神的契合之處。
心有定見,充滿前行的動力;從不自我懷疑,是他篤行的信條。
他是生而不同的創變者,他是先鋒藝術的探索者。他是天際ME7的預訂用戶,先鋒藝術家、光合作用空間創始人Wayne Lee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