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美图片自偷自拍另类-可以免费观看的曰本AV-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老师叫我揉她内裤越快越好 |www.dnf2021.com

登錄  |  注冊

營收10%用于研發,硬核研發支撐北汽新能源銷量七連冠

作者:綜合報道 來源:汽車焦點
3309 0
2020-01-19

  【汽車焦點 快訊

  自2018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了依靠內生動力實現平穩增長的2.0階段。受補貼退坡加速、燃油車降價促銷等因素影響,新能源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對于這樣的行業形勢,北汽新能源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應對之道。“再苦不能苦研發,再窮不能窮研發!”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在近日召開的北汽集團長白山媒體溝通會上講道。

  1月8日,北汽藍谷(600733)公布子公司公告,2019年度全年累計銷量150601輛,與2018年基本持平。環顧業內其他車企,這個成績基本上可以鎖定中國純電動汽車年度銷量冠軍。也許,這就是北汽新能源堅持立足技術創新、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所取得的回報。

  資源聚焦研發

  隨著“后補貼時代”的來臨,北汽新能源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日益凸顯。在北汽集團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戰略指引下,將企業內的各方資源聚焦于研發,推動核心技術能力的持續進化。在2019年,行業形勢逐步嚴峻的過程中,北汽新能源收緊了對投資項目的嚴格控制,但卻拿出全部的精力和資源投入研發。

  截至去年6月,北汽新能源研發投入累計已超53億元,在營收中占比超過10%。在嚴控總體人工成本的情況下,全年新增400多名員工,幾乎全部給了研發。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專業研發隊伍已達1600余人,累計專利申請達4557項,人均2.8項,其中發明專利占比43%;發布企業標準1700多項,參與和主導制定國家相關標準80多項。在2018年基礎上,持續打造“達爾文系統”技術品牌,推出了全氣候電池、大功率快充、智能溫控、第三代超級電驅、I-Drive智能系統、無線充電等一系列黑科技,在EU5及后續產品上陸續投入使用?!鞍踩咝Ъ冸妱映擞密嚀Q電技術”等三個項目獲得2019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并在第三屆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上一舉斬獲2冠3亞的優異成績。

  重心回歸產品

  面對行業低迷的整體態勢,北汽新能源進一步將經營重心回歸到價值創造環節,聚焦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不斷增強整車體系化能力,用匠心精神推動產品品質不斷提升。著力推出了EU5/EX5/EX3/EU7等新一代高品質車型,將2019年主要銷量從早期的EV、EC車型,向上躍升為EU系列車型,同時也對EC系列國民車進行了迭代升級。

  同時,圍繞產品做平臺化開發,目前已形成BE11、BE21、BE22三大平臺,將覆蓋未來5年的30余款產品,穩步推進三電性能、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輕量化等技術路線規劃的落地,這將有效節約開發周期、降低開發風險、減少開發成本。

  合作開放共贏

  北汽新能源在自己深耕細作的同時,也敞開胸懷融入時代,以“開放、共享”戰略不斷構筑自己的“朋友圈”。2019年,北汽新能源與戴姆勒、華為、麥格納、寧德時代、百度、蘇寧、滴滴、法雷奧、西門子、英飛凌等優秀企業強強聯合,戰略合作越來越深入,不斷加強聯盟化發展。隨著位于藍谷的試驗中心落成啟用,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成立的十幾個聯合實驗室也投入使用。例如,與戴姆勒奔馳共同建立的動力電池試驗室,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試驗驗證標準;與華為聯合設立的“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聚焦5G時代下的整車智能網聯;與百度聯合設立的“汽車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共同保障用戶車載信息安全。

  面對行業洗牌的加劇,只有牢牢堅守技術深耕,回歸價值創造和核心競爭力打造,才能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也將是北汽新能源扛住嚴冬、擁抱暖春的制勝法寶。

分享到:
雷銳明 雷銳明

作品4561

在這里!我們不聊人生,只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