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正式發布
【汽車焦點 快訊】
文/賴集悅
11月20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聯合尼爾森共同推出的《2019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 “2019中國汽車產業峰會”上正式發布。
調查結果顯示,4S店依然是購車主流渠道,但網絡逐步成為節能環保車的補充和增量渠道;二手車購車渠道更多元,以個人交易及傳統二手車市場為主;存量里的再購人群及年輕群體或為機會來源,但低線城市的滲透率依然較低;保險購買渠道中,4S店滲透率高,但續保率低,需要考量真正的核心優勢和定位。
二手車購買渠道更多元,傳統渠道汽車消費信貸率表現平穩
《報告》顯示,截至目前,4S店仍為消費者購買新車的主流渠道;二手車購車渠道更多元,以個人交易及傳統二手車市場為主。行業重點關注的網絡購車,呈現的情況是,省時、促銷是選擇網絡購車的主要原因,節能環保車用戶更能接受網絡購車,同時網絡購車中選擇二手車的用戶比例有近兩成,以燃油車為主。
調查結果發現,貸款相關的費用是影響消費者選擇信貸的關鍵因素,網絡渠道汽車消費信貸率回落至三成,傳統渠道汽車消費信貸率表現平穩。汽車金融公司及銀行傳統信貸仍是主要的信貸渠道。此外,4S店是汽車保險購買的主要渠道,滲透率逐年上升,服務好、理賠方便是主要選擇原因;另一方面,4S店的續保率較低,價格太貴、促銷贈送少是主要流失原因。
再購用戶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報告》顯示,現有用戶中,30萬及以上群體的再購意愿較為強烈,而且再購用戶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購車價格較高,更傾向于選擇20萬及以上的車型;對二手車、節能環保車的接受度相對較高,同時也更愿意通過網絡渠道購車。再購用戶消費信貸意愿率達44.6%,其中近半數全款購買現車的用戶,希望通過信貸購買下一輛車。
不難看出,在進入存量市場競爭時,增量主要來源于換購和增購部分。以前我們一致認為一線城市有可能是新的增長極,也是首購車的增長極,從數據來看,2017年、2018年,這些大型城市的占比往上增加,說明了大部分置換的車是來自于一二線城市存量。
小鎮青年比一二線城市90后更樂貸
《報告》發現,相比70&80后,90后購車價格較低,但呈現微上升趨勢。90后不僅僅是喜歡花未來的錢,還追求享受更好的車型,所以他們首購車價格也微有增長。同時,90后對二手車、節能環保車、網絡購車、直租性融資租賃的接受度也更高。
隨著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的不斷推進,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群體,已經成長為汽車消費市場中的重要力量。他們通過二級網點或交易市場購買新車的比例略高,依賴個人交易購買二手車,并且,通過汽車金融公司申請貸款的比例較往年明顯上升,這與車企們近年在下沉市場不斷加大布局有關。
此外,針對90后這個備受關注的新生力軍,我們今年不僅加大了其調查樣本量,還專門針對小鎮青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90后用戶)進行分析。據了解,小鎮青年普遍在家鄉有著較為穩定的工作,較低的生活成本讓他們擁有一定消費能力,并且有著超前的消費觀念。調查結果顯示,小鎮青年對信貸的接受度略高于一二線城市的90后用戶,對銀行傳統信貸、互聯網金融平臺渠道的接受度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