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人的使命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中國核心利益
【汽車焦點 快訊】
——記長安汽車研究總院NVH中心孔祥杰博士參加世界汽車組織噪聲及輪胎專家工作組第67次會議(OICA GEBP 67)
2019年1月17-18日,世界汽車組織(OICA)噪聲及輪胎專家工作組(GEBP)第67次會議在法國巴黎OICA總部召開,來自中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汽車制造商組織及OICA秘書處的2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總院NVH中心孔祥杰博士作為來自中國的唯一參會代表,受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專項經費全額資助,代表中國汽車制造商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參加了本次會議

啟程前在浦東機場孔祥杰收到了來自會議主辦方的官方會議議程表,發現本次會議的官方議程中,在“相關各國家標準法規的進展與需協調事宜的議程”中,竟然同時出現了中國和臺灣,這種錯誤嚴重違反了聯合國和國際廣泛共識的“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

官方會議議程表
作為本次會議的中國唯一參會代表,孔祥杰博士意識到,此時此刻自己代表的遠遠不是個人和中國汽車制造商,而是整個中國,必須第一時間維護核心利益!他在收到該議程的第一時間便在機場給會議主辦方OICA及專家組組長Hans等發送了郵件,進行了嚴正且明確的抗議和交涉。由于在汽車相關技術、產品和法規話語權方面,依舊是以西方主要汽車制造商/國家為主導,對待中國這個最重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和日益強大的中國自主汽車制造商,西方國家和制造業雖然看似“放下身段”,本質上對中國依舊具有“優越感”甚至“傲慢”,這次看似漫不經心的“錯誤”,便是這種“優越感”和“傲慢”的表現,孔博士料到他們一定會以“我們只是技術工程師,我們僅僅討論技術問題,不涉及到政治”、“臺灣人民和汽車制造商的利益不能被忽視”這種冠冕堂皇的說辭來搪塞,便在抗議郵件中明確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處理和參與所有國際活動的底線,也是聯合國、各國際組織及本次會議核心參與國均尊重和承認的廣泛原則,悍然將臺灣與中國并列為國家,絕不是技術失誤或無心之失,而是嚴重的底線錯誤,必須予以改正。同時,孔祥杰博士給出建議,將相關條文從“國家(NATIONAL)”改為“國家及地區(NATIONAL/REGIONAL)”,既符合了一個中國基本原則,又沒有忽視臺灣人民和汽車制造企業的訴求,且避免了“以勢壓人”的口實。

孔祥杰博士
經過孔博士的嚴正抗議和多番交涉,會議組織方應要修改了相關條文,將CLARIFICATIONS ON INTERPRETATION FOR NATIONAL REGULATION更正為CLARIFICATIONS ON INTERPRETATION FOR NATIONAL/REGIONAL REGULATION(相關各國家或地區標準法規的進展與需協調事宜的議程),堅決維護了一個中國原則和底線。

交流郵件
雖然經過郵件交涉,會議組已經修改會議議程并重新發布,但孔博士仍不放心,到達巴黎后,再次單獨與OICA技術副主席Jean Prigent及噪聲專家工作組組長Hans-Martin Gerhard就此問題進行了的溝通和交涉,闡述了“一個中國”的鮮明立場,得到了會議主辦方明確承諾,OICA及噪聲工作組GEBP將遵守“一個中國”的原則,今后決不再出現將臺灣列為國家的類似問題。

主辦方更改后議程表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每個公民對外交往和參加各項國際活動的底線,此次會議通過孔祥杰博士的嚴正抗議和交涉,OICA及GEBP67會議組織方認識到了相關行文的錯誤,并進行了符合“一個中國”原則的更改。作為中國汽車制造商及中國的唯一參會代表,孔祥杰博士堅決堅守政治底線和政治原則,成功捍衛了國家利益,詮釋了任何人面前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必須據理力爭,堅決維護,確保祖國核心利益絲毫不能侵犯的基本行為準則,更詮釋了長安人的擔當與作為!此事也再次證明了國際話語權,尤其是國際技術標準和法規話語權的重要性,多參與,多主導,多發聲才能真正的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和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影響力和決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