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要造車,會比小米更順利嗎?
【汽車焦點 新聞 原創】
近日,又有一個造車新勢力要官宣了,一張“理解美好出行的未來”相關海報在網上流傳,牛創新能源(NIUTRON)即將于12月15日正式發布。

隨著海報一起曝光的,還有新車的測試諜照,有媒體報道稱:新車或定位中大型SUV,并采用增程式驅動方式。

據了解,牛創新能源將聚焦智能高端新能源汽車,并向增程式和純電動兩個領域發力,產品將兼顧智能座艙及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造車新勢力入局大潮不是已經過去了嗎?怎么還有“膽兒大的”敢來?
關鍵是,這家伙一來就能發布新車,比小米和恒大造車還要快!
作為對比,今年3月小米官宣入局造車,小米的計劃是:將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后續100億美元累計投資,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價格厚道、打動人心的智能電動車。可以看出,小米在造車這件事上還是很謹慎的。
那么牛創新能源又是什么來頭?從時機、資金、技術等方面看,它會比小米造車更順利和靠譜嗎?
資料顯示,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傳奇人物”李一男創立,他也是兩輪電動車品牌小牛電動的創始人。

能將兩輪電動車做成高端產品并且熱銷的人自然不簡單,身負“任正非接班人”、“天才少年”等光環的李一男,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在研究生二年級時進入華為實習,僅用兩年時間就升任華為公司總工程師及中央研究部總裁。
兩進兩出華為后,李一男又歷任百度首席技術官、無限訊奇CEO以及金沙江創投合伙人等職,幾段不長久的“打工”經歷后,名利雙收的李一男開啟了第一次創業路。一手創辦的小牛電動僅用四年時間,(2018年10月)便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如今市值22.32億美元。

2018年,小牛電動新能源汽車項目在小牛電動孵化,建立獨立運作公司“牛創科技”。 2020年12月3日,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5千萬,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汽車零配件零售等。
2021年9月,公司注冊資本由5000萬美元變更至4億美元,李一男的造車夢浮出水面。
像蔚來、小鵬這種新勢力車企創辦時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沒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那么牛創新能源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關鍵詞:江蘇金壇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
資料顯示,隨著大乘汽車的頹敗,江蘇金壇大乘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江蘇金壇大乘愛車服務有限公司和江蘇金壇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所有的機器設備等相關資產,以及江蘇金壇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相關工業用途房產和相關國有土地出讓權被拍賣。
幾經轉折之后,由牛創新能源以租賃的方式使用著大乘科技產業園。2021年8月開始陸續進駐,9月初,江蘇金壇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正式更名為Niutron。

對于初創汽車企業而言,這可是個撿了個現成的“肉包子”,除了資質,產業園中的廠房、設備等只需進行一些必要的升級改造就可以運作,配合該地區周邊擁有大量汽車產業配套服務(距理想汽車常州基地40多公里),極大的節省了前期準備的工作。
造車路上還有好幾座大山,資金、技術、營銷都是很“燒錢”的難題。
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資金是玩不轉的。
雷軍百億造車背后,有小米集團有1000億元的現金儲備做支撐。
小鵬汽車以100億元建設肇慶整車生產工廠,2019年研發人員數量為1005人,研發投入達11.69億元。
特斯拉上海自建工廠,規劃產能 50 萬輛,總投資 500 億元,其中一期投資 160 億元。
還有到處買買買的恒大汽車,自2018年啟動造車以來,公開宣稱已累計投入了474億元。
還有傳統企業的相關數據。
2014年-2019年,長城汽車的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25.7億元、27.6億元、31.8億元、33.6億元、39.59億元和42.48億元。魏建軍透露,長城汽車將在未來5年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全球研發人員將到3萬人,其中1萬人為軟件研發人員。
長安汽車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分別是2018年25.43億元、2019年31.69億元和2020年前三季度22.97億元。
全球首家掌握電動汽車核心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的比亞迪,2021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52.34億元,同比增長6.99%。

根據2021年4月份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李一男個人身價為10億美元左右,雖然用來造車創業會顯得不多,但憑借其人脈以及資源,短期內的資金問題應該不難解決。
不過對于未來長期運營看,研發、供應鏈、銷售渠道等等,資金的問題依然壓力山大。
這兩年汽車企業的“挖人”潮一輪接一輪,像小鵬、理想等新生企業已經吸納了不少業內人才。小米官宣造車后,已立即展開有關自動駕駛職位的各種招聘。目前,牛創新能源也在各招聘平臺發布了大量招聘信息,汽車行業相關的人才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還有關于產品定位的問題。
小米汽車被各方看好的原因,很大部分是不少人希望小米能將汽車價格“打”下來,讓年輕人都可以輕松擁有一輛優質、親民的汽車,而雷軍那句“打造價格厚道、打動人心的智能電動車”也暗示著小米汽車首款產品定價不會太高。

不過小米依然會遇到很多很強的競爭對手,例如有錢的年輕人如今已經開始成為特斯拉的忠實用戶,而剛剛畢業預算有限的年輕人,又逃不過宏光MINIEV的“真香”定律。
那么,開局就定位增程式中大型SUV的牛創新能源市場前景會比小米更明朗嗎?不一定,目前增程式混動車型有理想、嵐圖、賽力斯等,而二三十萬預算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漢、小鵬P7、蔚來ES8等都是實力強悍的選手,牛創新能源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兩輪電動車“一哥”能否在四輪汽車領域帶來又一個商業神話?或者12月15日的發布會能給我們答案。
12月15日,后續更新
12月15日,在Niutron汽車的品牌分享會上,正式公布其品牌中文名——自游家。該品牌首款車型定位5座中大型城市SUV,定名為“自游家NV”,將采用增程?純電兩種驅動形式。此外,新車將于2022年3月小規模試生產,4月份北京車展上市,9月份正式下線并交付。
關于自游家NV的目標人群方面,自游家汽車創始人李一男表示“首先是不去定義它的用戶群體和年齡段,可以讓絕大分用戶以擁有這款產品而自豪,是我們最關注的。”可以看出,李一男造車方面還是相當的“佛系”,包括被問及與其他的造車新勢力相比,在產品上有什么優勢時,也毫不遮掩的回答“說實話真說不上來”。
據介紹,該目前公司核心研發團隊接近1000人,均來自于國內外一線汽車公司,平均工作年限10年以上。而首款車型自游家NV,已經累計進行了三輪工程試制,研發測試里程已超過百萬公里,并完成了首輪冬夏試驗,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冬季測試。(圖:網絡/文: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