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美图片自偷自拍另类-可以免费观看的曰本AV-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老师叫我揉她内裤越快越好 |www.dnf2021.com

登錄  |  注冊

要經歷什么,才能把女車主推上特斯拉車頂?

作者:馮業斌 來源:汽車焦點 原創
5019 0
2021-04-22

  【汽車焦點 新聞 原創】

  經歷多少挫折,才能把人逼上絕路?這個問題不好答。

  經歷多少失望,才能把人逼上車頂維權?答案或許是:買輛特斯拉。

  作為一名小小的汽車媒體從業者,我認為這一屆上海車展應該是最憋屈的一屆,因為所有風頭都被特斯拉占去了。

  就是那個,能讓女車主爬上車頂振臂高呼的特斯拉。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這屆車展上,新能源汽車數量竟然占了半邊天、長城一家就帶來了五個子品牌、很多三線自主品牌銷聲匿跡...

  或許上海車展主辦方和百多個參展的展商內心都有一句OS:我真(特默)謝謝您呀。

  大家斥巨資無非就想上個“熱門”,結果,呵呵了。

  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創造了電動車的銷量神話,但同時,它也創造了車主維權的“神話”。

  可能,這一次車頂維權,將是我們能見到的最后一次,畢竟,干這事會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除非遇到“堅決不妥協”的特斯拉,否則千萬不要輕易再去嘗試。

  對了,特斯拉也有良心的一面,它沒有將國內國外市場區別對待,海外的事故一點也不少,也被各個部門追著查。

  至于特斯拉如何態度堅決、如何被各路權威媒體點名批評、又如何深夜敷衍道歉這些,在這里就不做過多贅述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車主到底要經歷多少失望,才走到車頂維權這一步?

  歸根到底,在特斯拉高管說出“堅決不妥協”這句話之前,他們早就已經對車主實施過“不妥協”了。

  一般人車輛出現問題,首先會聯系售后溝通解決,然后找事故車主壯大聲量,再到消協、律師求助,進而借助媒體曝光,當這一系列動作無果的情況下,最后才會出現拉海報(爬車頂)這種無奈手段。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維權車主是一上來就要去車展鬧的,他們其實也是一步一步被擅長“甩鍋”的特斯拉給推上展臺和車頂的。

  根據此前某位特斯拉事故車主受訪內容顯示,他們的車出事故后被拖到了特斯拉服務中心,結果好幾天都不提供檢測結果,主動打電話去問,售后就說是用戶錯踩剎車或者沒打方向,反正就各種用戶自身的原因導致的。

  由于出事故上了電視的特斯拉車主中很多是女性的原因,所以不少“吃瓜群眾”潛意識里也會半信半疑的認為:會不會真的是女司機操作錯誤?

  群眾的這種思維,對特斯拉而言,是有利的。

  但實際上,不少出事故的特斯拉車主其實都是男性!默默維權的也是男性!

  例如溫州的陳先生,就因為駕駛特斯拉在小區出了事故,切掉了30cm的小腸,尾椎骨也裂了, 現在失去了工作能力。

  作為一名老司機,按道理他不應該承認自己操作失誤的。

  但他認了。

  因為在巨大的賠償費用和醫療費用面前,他必須簽事故責任認定書走保險。

  畢竟,他耗不起。

  而簽了名就等于,承認車子沒問題。

  相信這一類“耗不起”的車主其實大有人在,只不過,他們忙于生計,啞巴吃黃連罷了。

  特斯拉沒想到的是,那位來自鄭州的張女士愿意耗時耗力。

  在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的調解下,3月15日、3月18日、3月24日雙方三次會面,但均未達成意見一致。

  就是那個可以說明一切的車輛后臺數據(包含駕駛員操作日志的數據),特斯拉就拒絕提供。理由是:擔心數據被當事人用來炒作宣傳造成不良影響。

  怕的或許不是炒作,而是怕承認車輛有缺陷、有BUG,一旦承認車輛有問題,以后就無法“甩鍋”了。

  畢竟,特斯拉高管也說了:我們沒有辦法妥協。

  神操作還沒完。

  21日晚,特斯拉再次發布聲明稱,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給第三方鑒定機構或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管部門或者消費者本人。

  事發前半小時???

  包括出事故那一刻嗎?

  別玩文字游戲,直接事故前后的數據都提供不就簡單直接了?我們不缺那點兒內存!

  不幸的是,如今特斯拉的交通事故還在不斷增加,致命or致傷老百姓都受不起。

  雖然現在特斯拉回應快了、多了,但事情還沒完。對此,我們也將會保持關注。

  作為總結,小編覺得有兩句出自大媒體的話很有道理:

  第一句是來自央視新聞的:特斯拉真正該“杠”的,不是維權者,而是自家車的質量。

  第二句是來自新華社的:大企業該有大企業的擔當,沒有哪家企業可以恃強為所欲為,代表企業形象的高管更不能盛氣凌人,充當什么“霸道總裁”。出了問題不徹改,有問題的高管不撤換,沒有誠意糊弄事,終將再次吃教訓。

  這次特斯拉被罵上熱搜,處理方式占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該歸功于領導的大膽發言。

  對了,還要啰嗦一句。各位看官,雖說“特斯拉從不欺負窮人”是一句調侃,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別這么說,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沒人能預知下一位維權的人,會不會是我們自己。你們說是嗎。

4月23日,后續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向媒體公開了事故發生前1分鐘的行車數據,并作出一份文字說明。

  這份文字說明全文如下:

  在駕駛員最后一次踩下制動踏板時,數據顯示,車輛時速為118.5千米每小時。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的2.7秒內,最大制動主缸壓力僅為45.9bar,之后駕駛員加大踩下制動踏板的幅度,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92.7bar,緊接著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最大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140.7bar)并發揮了作用,減輕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統記錄了碰撞的發生。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速持續降低,發生碰撞前,車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這數據為啥不早點提供,非要鬧得滿城風雨才拿出來?

  說到底,還是“不妥協”惹的禍。

  這份數據,不但錯過了最佳的澄清機會,還成了爭議的開始。

  其實從數據看,疑點還很多。

  事發時車速超過100km/h,網友表示應該查看道路監控來對比。

  制動主缸壓力45.9bar算不算小,需要專業機構來鑒定,而不是用“僅”字帶節奏。

  接近3秒的時間,車速居然只降低至48.5km/h,這很難擺脫剎車失靈的嫌疑。

  本來這些數據里的“疑點利益”還是歸于車主一方的,但讓人摸不透的是,車主家屬不樂意了。

  女車主丈夫23日早上發聲:特斯拉侵犯個人隱私權,要求撤銷數據。

  原因是妻子還在拘留所,手機也沒收了,他們沒經同意就擅自將數據公布。

  到底是特斯拉撒謊說聯系過家屬無果呢?

  還是家屬真沒收到過聯系電話?

  這時候扯其它問題合適嗎?雙方這一堆操作真的太迷幻了!

  我們還是期待權威部門早點分析完數據,給出最終答案吧。(文-馮)

分享到:
馮業斌 馮業斌

作品2722

一款車,你認為的缺點,很可能只是因為它不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