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汽車市場 是喜還是悲呢?
【汽車焦點 新聞 原創】
【汽車焦點 新聞】相比往年,2017年的中國車市并不太樂觀。據了解,我國在2017年的汽車銷量為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04%,增速回落10.61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471.83萬輛,同比增長1.4%,同樣處于微增長狀態,對此,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的是最近30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
面對業績下降,汽車焦點網相信各車企并不會坐以待斃,2018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很有可能面臨一次全新的“洗牌”,會從銷量增長期走向結構化調整期。那么中國的汽車市場在2018年的走向會是如何呢?經過汽車焦點網的反復論證分析,最終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供大家參考。
SUV的銷量有望超過轎車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全年,中國汽車市場SUV車型共銷售了1025.27萬輛,同比2016年增長13.32%,而轎車在去年累計銷量為1187.96萬輛,同比下跌1.9%。而造成消費者更喜愛SUV的原因,我在上文已說過是SUV的實用性較高,并且如今眾多SUV車型都是與轎車同平臺開發的,所以SUV車型在售價和燃油經濟性方面與轎車并無多大的差距,再加上由于消費者購物往往有從眾心理,一股風潮往往有滯后效應和慣性,從而可判斷出,SUV銷量再2018年將會持續走高,而轎車銷量將繼續下行,前者超越后者的機率相當大。
越來越多年輕人購車
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人群逐漸年輕化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相關數據顯示,在2017年,90后和95后已經成為新車的消費主力。對于這兩代人,不僅生活條件更加富足,互聯網化也是他們的重要特征之一,他們對汽車的追求不是簡單地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優,所以他們對自己座駕的要求往往是性能要強大,風格要新潮。因此,廠家欲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必須作出改變,迎合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SUV市場依然紅火
雖然車市在2017年整體增速放緩,但是從統計表可看出,SUV市場的消費需求依然相當旺盛,畢竟SUV車型的實用性是相對較高的,對此,汽車焦點網猜測SUV仍舊有希望將火熱持續到2018年。值得一說的是,從各大主流廠家發布的新車計劃來看,它們在2018年將會推出77款新車,其中SUV有50款左右,占比高達70%,其中多為小型和緊湊型SUV。
新車電商或迎來春天
二手車電商在2015年已經迎來高潮,新車電商的機遇還會遠嗎?隨著《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政策的頒布,汽車經營門檻已經變得相當低,并且在2017年下半年,天貓汽車超市的自動販賣機的熱炒,以及眾多新車型在上市時把網絡預訂等電商話題炒作成營銷噱頭。由此可預見,在2018年,汽車電商有望在2018年迎來真正的春天,其會有更多更實際、更有創意的營銷行為,為一直都非常低迷的汽車電商注入新活力。
自主品牌沖擊20~25萬元區間
眾所周知,中國車企長期以來都想跳出低質、低端和低價的品牌印象,希望能與合資品牌相匹敵的形象贏得中國消費者的重新認知。經過多年的努力,2017年,WEY和領克終于獲得一點成績了,可以說,這兩個品牌都是自主品牌向上的代表。尤其是WEY品牌的VV5和VV7,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獲得銷量過萬的佳績,這意味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攻勢,已取得階段性勝利,要知道,這兩款車的售價區間(15—20萬元)有著不少合資品牌的“重兵”在把守。
因而,汽車焦點網猜測,在2018年,以WEY、領克和傳祺、榮威為代表的自主生力軍,很有希望把15—20萬元這個級別的市場從合資主導改寫成“自主當家”的陣地。此外,自主品牌還會繼續向上沖擊20—25萬元級別的市場,我們從WEY的P8、領克和傳祺的新產品可窺見一斑。
合資品牌合資陣營擴大
VV5和VV7的成功,加上眾多自主品牌高歌猛進,合資品牌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與自主品牌抗爭,汽車焦點網預計在2018年會有更多的合資緊湊型SUV的售價下探到15萬元以內,并且在產品布局方面,合資品牌下探的陣營也會繼續擴大,從小型SUV向緊湊型SUV,乃至中大型SUV方面都將會得以蔓延。按此可預測,2018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將會相當精彩。
總結:2018年對于中國車企來說是相當關鍵的一年,中國汽車市場也勢必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博弈,畢竟,這關系到我們消費者的購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