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媲美合資的背后,是研發、制造、品牌全面發力
【汽車焦點 新聞】
自去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近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后,截止至今年9月,中國車市新車銷量已連續15個月負增長,汽車行業進入了變革調整期。另一方面,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年輕的汽車消費者群體,對于汽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汽車企業如果只局限于原有的資源與思維模式,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者需求以及不斷變化的汽車市場,注定要被淘汰。
2019年9月,江淮掀背式運動轎車嘉悅A5重磅亮相,掀開江淮乘用車3.0時代,在技術、品質和品牌的三重驅動下,直面消費者需求升級,開啟新時代的征程。
技術驅動:滿足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模塊化平臺”的概念逐漸普及。一方面,模塊化平臺能有效提升新品開發的效率,而且能有效控制整車運行成本。另一方面,模塊化平臺也是一個整車企業技術實力的體現。大眾MQB平臺、日產CMF平臺、豐田TNGA平臺等等,模塊化平臺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車企使用。

通過對核心技術的自主儲備,以及與大眾汽車集團等優秀伙伴的深入合作,江淮汽車整合全球資源,自主開發了全新模塊化平臺JE-GS。JE-GS平臺好比是烙著糅合全球技術的基因,在新一代江淮乘用車產品中代代傳承,覆蓋江淮汽車從A0級到B級SUV、轎車和MPV等不同車身形式,同步匹配搭載純電動、燃油車及混合動力等多種動力總成。

新的平臺,帶來了新的升級。今年9月開始預售的掀背式運動轎車嘉悅A5,搭載1.5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匹配6MT和CVT兩套變速箱,同時后懸架采用了同級少有的E型四連桿獨立懸架,底盤還系統接受了麥格納的精心調校。造型動感、空間越級、底盤調校優異,嘉悅A5滿足了消費者對于轎車運動化、年輕化的多樣化需求。

品質驅動:自主品牌與國際接軌
改革開放以后,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成為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兩大支柱。但即便是到了今天,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進行對比的時候,很多人仍然會下意識的認為,自主品牌的品質不如合資品牌,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刻板印象。不可否認的是,自主品牌在技術上整體仍落后于合資品牌,但自主品牌里面的“尖子生”,早就達到了與合資品牌的同樣水準。

江淮汽車自從2017年與大眾汽車集團聯合成立江淮大眾合資公司后,大眾汽車對于江淮自主體系的賦能的效果,正在江淮汽車各個領域全面體現。江淮乘用車全面應用了德國VDA質量管理體系,并在新標準的指導下,耗費2億元進行生產線改造升級,同時在大眾汽車培訓中心分系統、分領域培養了50名質量管理團隊,確保下線的產品滿足大眾全球化的品質標準。江淮最新一代的乘用車產品與江淮大眾“同設備、同人員、同標準”共線生產,甚至接受了大眾汽車專家的精心調校,品質得以淬煉提升。

嘉悅A5就是通過江淮大眾共線生產,在德國VDA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品控下,高品質下線的掀背式三廂轎車,在品質上完全達到大眾量產水平的車型,說它有德系血統絕不為過。做精做優乘用車,江淮乘用車的發展戰略,在嘉悅A5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品牌驅動:打造自主品牌光環效應
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在品牌經濟、品牌效應越來越重要的今天,相比于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在這一方面,無疑是弱勢的。在2018世界品牌500強的排名上,奔馳、豐田、寶馬、大眾、福特等全球主流汽車品牌均榜上有名,而自主品牌無一上榜。在品牌影響力上,自主品牌仍需奮起直追。
從價格競爭到品牌競爭是中國品牌車企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江淮乘用車的變革之路。江淮乘用車官方發布轎車的新品牌“嘉悅”,揭示了后續將以清晰化的策略,區別經營SUV和轎車產品,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消費者對于江淮乘用車產品的認知,進一步提升江淮乘用車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此外,江淮汽車積極響應“走出去”戰略,從國內品牌向國際品牌升級。截至目前,江淮汽車已出口到南美、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并初步進入了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等高端市場,累計出口近65萬輛,并與全球130多個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越南、伊朗、墨西哥等國家建立了19家海外KD組裝工廠。江淮汽車在海外市場闖出了一條自主品牌之路,提升了江淮汽車品牌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

憑借核心技術的儲備,全面的深化創新,江淮乘用車的3.0時代已經到來。未來,江淮汽車將在MPV、SUV、轎車和新能源各個領域全面發力,陸續推出更多高品質產品,為客戶提供最佳的交通解決方案和駕乘體驗,推動社會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