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忙著給汽車加配置,它卻選擇用20億來做好品質?
【汽車焦點 新聞 原創】
導語: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隨著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如今消費者購車的“必備項”越來越多,又要高顏值,還要配置好,不可否認這確實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但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將本該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變作核心賣點,甚至將這些功能看得比傳統“三大件”還要重要,以至于消費者都忽略的作為一臺汽車、一臺交通工具它所必須具備的東西,那就是品質。

汽車作為一件商品,廠商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賺錢,而這個成本與利潤的平衡點在傾向高新科技后,不禁讓人擔心,那本該作為重中之重的安全性能、動力表現、可靠性是否會出現“減配”的可能呢?
特別是經歷了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近20年來的首次銷量下滑后,整個市場略顯疲軟。這種情況在2019年上半年整體市場也未有回暖跡象,加上燃油車降價換量、新能源車型的補貼退坡等一系列市場變化,不少國內媒體大呼汽車市場邁入“寒冬”。

其實通過數據分析就能明白去年市場銷量放緩也是有跡可循的,畢竟早些年中國汽車市場屬于發展騰飛階段,而當市場逐漸飽和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儼然開始。
當消費市場整體下滑,未來汽車廠商們又該如何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是從營銷角度玩出新意?冠名火箭上太空,還是與高鐵比速度?其實在我看來,踏踏實實的做好產品、做好品質才是關鍵,而如果我和你說有一個品牌斥資20.51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你怎么看?
不搞火箭不比高鐵,北汽新能源斥資20.51億元干實事!
雖說從去年到現在整個汽車市場的表現不算太好,但新能源領域卻表現出逆勢上揚的態勢,數據表示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達到98.5萬輛,同比大增88.9%,成為去年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唯一增長點。當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各大品牌的主要發力點,這時候比的就是誰的本領強。

正因如此,在7月22日,由北汽新能源斥資20.51億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在北京“中國藍谷”正式啟用,作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新能源汽車試驗驗證平臺,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的啟動不單單是品牌對外的一次“秀肌肉”機會,更是肩負著帶領品牌走向品質新高度的使命。

輕量化試驗室
如何帶來“高質量”?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擁有世界一流的測試設備、測試精度、測試體系、世軟件測試理念與用例體系、V2X智能網聯驗證系統以及輕量化材料試驗測試能力,不僅能自主完成更多、更全面的試驗項目,還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試驗任務,試驗得出的數據結果也更全面、更真實、更有可比性。

控制器測試試驗室
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擁有各類國際先進的測試設備400余臺套,88個實驗室能夠全面覆蓋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新能源關鍵核心領域。以北汽新能源與戴姆勒奔馳聯合共建的電池PACK試驗室為例,試驗設備最大放電功率可達550kw,遠高于250-350kw的行業一般水平,電流測量精度達到萬分之三,比千分之一的行業平均水平高了一個量級。

電芯模組試驗室
大家都知道汽車廠商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可謂天文數字,在北汽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正式啟動后的新體系下,一個新平臺產品更是需要開展378項整車試驗、407項系統試驗、4774項部件試驗,從而保證產品研發交付質量。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話“讓汽車的問題留在工廠,將最好的品質留給客戶”。全面提升后的實驗能力讓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從研發之初就有著超越競品的技術以及試驗底蘊,一流標準、嚴格要求為北汽新能源帶來更加卓越的產品品質。
EU系列領跑新能源市場,以領先技術優勢應對補貼退坡
其實早在試驗中心投入之前,北汽新能源EU系列車型已經穩坐國內新能源銷量排行榜首位置,在6月份憑借著17916輛的成績一舉超越吉利帝豪進入轎車銷量前十,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49076輛,高達1506.9%的同比增長表現出遠超競爭車型的實力。

在北汽新能源多款熱銷車型的帶動下,北汽新能源6月份銷量成績達到26072輛,同比增長479.8%,2019年1-6月累計銷量65159輛,同比增長21.57%,北汽新能源成為全國首家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突破40萬輛的車企,名副其實的中國新能源“領軍者”。

近期新能源的補貼退坡進一步壓縮新能源車企利潤,在降低補貼后新能源整車利潤率已降到2%至3%,如何“活下去”成為各個新能源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發展的重要命題。
而北汽新能源選擇了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通過試驗中心提升產品品質應對市場變化,核心技術能力的持續提升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提升品牌產品價值,更重要的是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截止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累計超過53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為1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毫無疑問,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的正式啟動將為北汽新能源發展助力,特別是在這個中國汽車市場“洗牌”階段,只有技術進步、品質提升,才能真正拉動產品升級和品牌向上,北汽新能源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