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品質 硬實力 | 紅旗EH7順利通過“風雨雷電”用電無憂極限挑戰
【汽車焦點 車城行情】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生產國。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新能源汽車的高滲透率也使其一直被放在聚光燈下,安全問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近日,作為紅旗品牌首款基于FMEs超級架構打造的純電轎車,紅旗EH7憑借優異的技術實力成功通過“風雨雷電”用電無憂極限挑戰,打消用戶對新能源轎車的安全品質焦慮。
電池包溫度沖擊、浸水、火燒連續挑戰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為了驗證紅旗EH7搭載的自研電池包在極端環境下的安全性,本次挑戰使用同一塊電池包進行連續試驗。在溫度沖擊試驗中,電池包被置于-40℃至60℃的極端溫度條件下,并在30分鐘內完成溫度的快速轉換。在每個極端溫度環境中,電池包保持8小時,并經歷5次循環,試驗結束后觀察電池包并無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現象。隨后進行的浸水試驗將電池包完全浸入到1米深的水池中,并持續浸泡120倍國標浸水時長——60小時,達到了IPX8防水等級。試驗結束后對電池包內部進行檢查,發現箱體內部無水漬進入,電池包氣密性、絕緣性良好。最后紅旗EH7電池包又迎來火燒考驗,在經受了70秒直接火燒和60秒間火燒后的電池包并沒有發生起火、爆炸現象。經過以上三項連續的嚴苛挑戰,我們發現紅旗EH7自研電池包強大的安全性能,能夠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證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整車“風雨雷電”用電無憂極限挑戰
本次整車“風雨雷電”用電無憂極限挑戰模擬了消費者日常用車場景,多維度考察紅旗EH7的電安全水平。在砂石路循環行駛試驗中,車輛以平均50公里/小時的速度循環行駛20公里,試驗后發現車輛底部布滿了砂石剮蹭的痕跡,但底部電池包并無受損情況,經過工程師檢查,車況良好,絕緣電阻檢測正常。
夏季暴雨頻發,這對新能源車輛的防水及安全性能提出了嚴苛的考驗,在本次4倍國標涉水深度挑戰中,紅旗EH7以平均50公里/小時的速度通過400毫米深的水池,優于國標GB/T 18384-2020標準的100毫米的水坑深度;有效涉水長度約為600米,試驗后車輛絕緣電阻檢測正常,車輛可以正常行駛。
經過前兩項考核后,紅旗EH7還進行了行業首次新能源車型整車雷擊試驗,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車型更容易受到雷電等電磁干擾的影響,嚴重時會對車輛造成嚴重的物理破壞。本次挑戰模擬了雷雨天氣時會遇到的四大場景,脈沖電場試驗(電場強度:50kV/m)和脈沖磁場試驗(磁場強度:100A/m)模擬雷電擊打到車輛附近,產生的電場和磁場對車輛的影響;初始先導附著試驗(電壓峰值:1000kV)模擬雷電擊打到車身,高電壓對車輛造成的直接影響;大電流物理破壞試驗(電流峰值:100kA)則是模擬雷電擊打到車身,大電流對車輛造成的直接影響。試驗后車輛及動力電池無起火、無爆炸現象,車輛可正常行駛,挑戰成功。
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的電子設備都會產生大大小小的磁場,長期受強輻射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為了考察車輛在不同運行狀態下產生的磁場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紅旗EH7接受了五大場景下的電磁輻射安全試驗。試驗中對車輛在勻速行駛、急加速行駛、急減速行駛、充電、放電工況下10Hz~400kHz磁場輻射水平進行檢測,試驗前工程師開啟車輛遠光燈、雨刮設置為最大速度、儀表設置為最高亮度、空調打開、座椅按摩打開,對車內頭枕中央,座椅靠背中央,坐墊中央以及駕乘人員可以接觸到的腳部空間區域進行測試數據采集。經過系列檢測,車輛在五種工況下的電磁輻射裕量均大于28dB(裕量越大,表明車輛輻射危害越??;差值越小,表明車輛的輻射危害越大),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通過本次“風雨雷電”用電無憂極限挑戰,紅旗EH7用實力驗證了紅旗新能源在電池包及整車電安全方面的硬核品質,進一步展現了一汽紅旗為汽車行業樹立的汽車安全標桿形象。未來,相信紅旗EH7將以全新的理念和扎實的造車基礎,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駕駛體驗,成為豪華電動車市場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