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風口,長城開啟布局商用車領域布局,全新技術加持值得期待
【汽車焦點 車城行情】
在汽車“新四化”進程中,長城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2022年,長城汽車連續7年銷量突破百萬輛,全年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到了15.27%,智能化車型滲透率達86.17%。
據了解,長城汽車成功的背后與其電動化、智能化的進程有關,從而動長城汽車在市場競爭中完成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躍遷,實現品牌向上的蛻變。如今,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等上下游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領域都孵化出了頭部企業,為整個乘用車產業鏈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也為商用車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沃土。
“雙碳”政策實施以來,商用車行業開始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去年11月,15 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2025年力爭新能源與國六貨車保有量占比達到40%的目標。
有數據統計,我國的貨車保有量約為2900萬輛,到實現新能源與國六貨車保有量占比達到40%的目標,就意味著國六及新能源貨車容量將在2025年至少要達到1160萬輛,也就是說今年到2025年,新能源及國六貨車有望達到千萬輛級的市場空間,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窗口期才剛剛打開。
日前,如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果科技”)首度對外公開業務方向,或是長城汽車在乘用車基礎之上,以新能源商用車賽道為切入點,邁向大型汽車集團縱深發展的體現。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有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了16.7萬億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長12.5%,行業專家預測中國社會物流費用總額將會達到19.3萬億元。但從現階段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業務場景應用方面依然不算充分,更多物流作業極具在倉儲、配送等單一節點的應用,數字技術與物流業務催生出來的場景比較少。
從如果科技的業務布局來看,依托智能駕駛、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能力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可能是其更為重要業務支撐。按照目前的商用車技術來看,如果科技未來的發展確實很有潛力,而且作為長城汽車落子商用車的主體,如果科技在體量上值得期待。
有消息透露,商用車雙積分政策也在緊鑼密鼓探討中,制度架構上可能參考乘用車雙積分,乘用車負積分禁止銷售新車等限制性措施也可能引入商用車雙積分政策中。不過在轱轆哥看來,這一舉措要是能實施,應該可以進一步加快新能源商用車替換傳統燃油車的進程。
寫在最后
考慮到新能源轉型的趨勢以及如果科技的業務布局,如果科技完全可以幫助長城汽車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產品矩陣。當然,轱轆哥更加期待先進的實用的黑科技最終可以落實到載體上,造福人類的出行生活。